南安太守行贈樑昔莪先生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陳邦彥

南安太守黔而理,清炤南安江上水。不獨南安人吏頌公清,自從里居已如此。

以茲一清振殊俗,冰壺湛湛輝巖谷。州當孔道夫甲繁,悉心擘畫皆禔福。

去年狂寇犯郴連,星衡袁吉各蔓延。長吏棄城氓庶走,寥寥賊騎遂無前。

先生聞之發怒指,誓守孤城報天子。三札請兵兵不來,區畫家書拚一死。

編氓萬戶感精忠,效死不去與公同。寇聞悚息不敢動,坐令章貢皆完封。

君不見吉安諸郡多名碩,昔人風節空陳跡。一時汙賊假遊魂,轉盼王師焚玉石。

死寇死兵死則同,處死寧知分迪逆。南安山城大如鬥,崇義上猶皆隘口。

章水東流節鎮遙,不有先生誰與守。乃知寇氛恣橫非寇黠,我自無人滋潰決。

戀深生死膽智衰,民未撫循恩愛竭。繇來循吏即長城,唯有清貞生義烈。

我與先生夙昔未周旋,但聞南安城下語闐然。安得牧守如公數十輩,紓卻朝廷百萬餉兵錢。

詩人陳邦彥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並參加南明廣東鄉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曆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並稱“嶺南前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