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葉公士還吳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陳邦彥

越海浩茫茫,涵虛王百穀。自昔神山浮,峰巒削蒼玉。

別島不知數,海上如鳧浴。葉子自北來,三年鳳城曲。

鳳山鬱岧嶢,鑑江環其麓。石橋臥長虹,波光炫綺縠。

五月荔子丹,榴火燄相燭。冬氣仍暄暖,巖岫多卉木。

少府官署閒,清歌時互屬。談玄對大阮,論文兼小陸。

山川有玄賞,半作丘索讀。我聞漢腐史,文章寄馬足。

遊興渺無際,南盡湘陵竹。百粵時未通,五嶺苦羈束。

君今賦倦遊,歸途幽勝熟。片帆髮香浦,暮雨迷中宿。

三峽指庾關,啼猿聲斷續。囊貯羅浮去,山靈共追逐。

長嘯揖龍門,回頭謝帝倏。眷言交遊中,臭味互芬馥。

所恨相見晚,如何分袂速。丈夫志四方,群聚豈麋鹿。

中原大如鬥,攬之不盈匊。誰能向戶牖,終日長齷齪。

睽合未足論,肝膽遙相勖。會當騁亨衢,萬里恣遊目。

詩人陳邦彥
    陳邦彥(1603年~1647年),字令斌,號巖野,廣東順德龍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嶺南三忠之首,陳恭尹之父。早年設館講學,為當時南粵碩儒名師。明亡,年屈四十的陳邦彥疾書《中興政要策論》萬言書,並參加南明廣東鄉試,中舉人,擢升兵部職方司主事,派往贛州參與軍事。1647年(永曆元年)與陳子壯密約,起兵攻廣州,兵敗入清遠,城破被捕,慘遭磔刑。陳邦彥深具民族氣節外,詩文也飲譽當時,與黎遂球、鄺露並稱“嶺南前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