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酒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於武陵

勸君金屈卮,滿酌不須辭。
花發多風雨,人生足別離。

喝酒 抒情

譯文

譯文
高舉彎把金盃為您敬酒,滿滿斟上請您不要推辭。
花兒開放歷經多少風雨,人的一生更會歷盡別離。

註釋
金屈卮(zhī):古代一種名貴酒器,飾金而有彎柄。用它敬酒,以示尊重。唐李賀《浩歌》:“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王琦匯解:“金屈卮,酒器也。據《東京夢華錄》雲:‘御筵酒盞,皆屈卮如菜碗樣而有把手。’此宋時之式,唐代式樣,當亦如此。”
滿酌:斟滿酒。
發:(花)開放。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845-846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祝酒詩。作者即將與朋友分手,置酒為朋友送行,並創作此詩以表慰勉之意。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46

賞析

  這是一首祝酒歌。前兩句敬酒,後兩句祝辭。話不多,卻有味。詩人以穩重得體的態度,抒寫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頌慰勉之中,道盡仕宦浮沉的甘苦。

  古人用“金屈卮”敬酒,以示尊重。詩人酌滿金屈卮,熱誠地邀請朋友乾杯。“不須辭”三字有情態,既顯出詩人的豪爽放達,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難以痛飲,於是詩人殷勤地勸酒,並引出後兩句祝辭。

  從後兩句看,這個宴會大約是餞飲,送別的那個朋友大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對此詩人先作譬喻,大意說,你看那花兒開放,何等榮耀,但是它還要經受許多次風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說,大自然為萬物安排的生長道路就是這樣曲折多磨。接著就發揮人生感慨,說人生其實也如此,就要嘗夠種種離別的滋味,經受挫折磨鍊。顯然,詩人是以過來人的體驗,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實情,曉以常理,祝願他正視現實,振作精神,可謂語重心長。

  於武陵一生仕途不達,沉淪不僚,遊蹤遍及天南地北,堪稱深諳“人生足別離”的況味的。這首《勸酒》雖是慰勉朋友之作,實則也是自慰自勉。正因為他是冷眼看人生,熱情向朋友,辛酸人作豪放語,所以形成這詩的獨特情調和風格,豪而不放,穩重得體。後兩句具有高度概括的哲理意味,近於格言諺語,遂為名句,頗得傳誦。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46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祝酒詩。作者即將與朋友分手,置酒為朋友送行,並創作此詩以表慰勉之意。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46

賞析

  這是一首祝酒歌。前兩句敬酒,後兩句祝辭。話不多,卻有味。詩人以穩重得體的態度,抒寫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頌慰勉之中,道盡仕宦浮沉的甘苦。

  古人用“金屈卮”敬酒,以示尊重。詩人酌滿金屈卮,熱誠地邀請朋友乾杯。“不須辭”三字有情態,既顯出詩人的豪爽放達,又透露友人心情不佳,似乎難以痛飲,於是詩人殷勤地勸酒,並引出後兩句祝辭。

  從後兩句看,這個宴會大約是餞飲,送別的那個朋友大概遭遇挫折,仕途不利。對此詩人先作譬喻,大意說,你看那花兒開放,何等榮耀,但是它還要經受許多次風雨的摧折。言外之意是說,大自然為萬物安排的生長道路就是這樣曲折多磨。接著就發揮人生感慨,說人生其實也如此,就要嘗夠種種離別的滋味,經受挫折磨鍊。顯然,詩人是以過來人的體驗,慰勉他的朋友。告以實情,曉以常理,祝願他正視現實,振作精神,可謂語重心長。

  於武陵一生仕途不達,沉淪不僚,遊蹤遍及天南地北,堪稱深諳“人生足別離”的況味的。這首《勸酒》雖是慰勉朋友之作,實則也是自慰自勉。正因為他是冷眼看人生,熱情向朋友,辛酸人作豪放語,所以形成這詩的獨特情調和風格,豪而不放,穩重得體。後兩句具有高度概括的哲理意味,近於格言諺語,遂為名句,頗得傳誦。

參考資料:

1、倪其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46

詩人於武陵
      於武陵,會昌時人。其詩題材上以寫景送別的為主,同時寄寓濃濃的鄉思友情;詩風如羌管蘆笛,悠揚沉鬱。佳作很多,有《贈賣鬆人》、《早春山行》、《送酇縣董明府之任》、《洛陽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贈賣鬆人》一詩寫一賣鬆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但結果事與願違,“長安重桃李”(長安人只喜歡桃李,對傲雪凌霜的松樹一點興趣也沒有),由此詩人感嘆他是“徒染六街塵”,空忙了一場。此詩借事諷世,確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傳頗廣。詩一卷(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