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行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陳子龍

小車班班黃塵晚,夫為推,婦為挽。出門茫茫何所之?
青青者榆療吾飢。願得樂土共哺糜。
風吹黃篙,望見牆宇,中有主人當飼汝。
扣門無人室無釜,躑躅空巷淚如雨。

寫人 同情

譯文

譯文
小車斑斑響黃土揚塵時已晚,丈夫在推車,妻子在拉車。走出家門一片渺茫往哪裡去呢?
青青的榆莢用來止住我的飢餓,希望得到一個使人活命的地方一家人在一起有口粥喝。
那邊風吹枯黃的野蒿,望得見矮矮的圍牆,也許裡面的主人會給你一點東西吃吧。
輕輕敲門不見人,屋裡沒有燒飯的鍋主人也逃荒了,只有徘徊失望地在空巷裡眼淚如雨下。

註釋
行:指的是歌行,是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
班班:古代手推木輪車行進的聲音。
榆:木名。其葉、莢及樹皮可食。舊時北方災年饑饉,常以充飢。
療飢:言充飢如治療疾病。
樂土:安樂之地。
共哺糜(mí):一起喝粥,即有碗飯吃。糜,即糜子,黍之不粘者,可以做粥。
飼汝:給你飯吃。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去。

參考資料:

1、徐寒.文懷沙學術顧問 歷代古詩鑑賞下:中國書店,2011:1016 2、王烈夫.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註解析譯:武漢出版社,2016:29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對災民夫婦推小車流浪情景,生動地勾勒了一幅悲慘的明末流民圖,表現詩人對災民的深切關注和同情。這首詩採用新題樂府形式,以白描手法真實而簡練地刻畫了一對災民夫婦形象,悲切悽慘,哀哀動人。

  這首詩是作者導演的一幕饑民流離劇:一條曲曲折折的小徑通向前臺,已是薄暮時分,遠遠望去,從黃塵紛揚的路上,出現了雜沓而來的獨輪車。全臺靜默,只聽見車輪轆轆之音由遠而近,終於有一輛來到了前臺——分明是一對疲憊不堪的夫婦,女的在前拉扶車把,男的在後勉力推行,車上大抵是些鍋盆、鋪蓋之類,自然還有幾個面呈菜色的小兒女,這就是開篇三句展現的景象。“班班”敘小車之多,可知流離者非止一家。向“晚”而“黃塵”未歇,正是久旱不雨所造成的。寥寥幾句,展示饑民流亡景象,宛然如在目前。

  接著三句,可以視為這對夫婦的悽惶唱嘆。“出門茫然何所之?”詠歎當日離家情狀:瞻念前路,旱情茫茫,離家出走,又能逃往何處。“青青者榆療吾飢”,嘆息夙行夜宿,沿途竟無粒米進肚,只能採食榆葉充飢。榆葉橢圓而小,故能抵禦久早。“願得樂土共哺糜”,則暗用了兩個典故:一是《詩經·魏風·碩鼠》,有“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汝),適彼樂土”之語,譏刺統治者“重斂”,害得百姓紛紛逃亡,欲尋找一片“樂土”安居;二是漢樂府《東門行》,敘飢寒交迫的城市貧民鋌而走險,妻子啼哭牽衣勸阻,有“他家但願富貴,賤妻與君共哺糜”之語。詩人巧妙地將兩者融為一句,含蓄地指明:饑民之流離,豈止旱災所致,更有統治者橫徵暴斂之故。若非如此,則家存蓄積,又何懼眼前之旱。而這對夫婦所企望的“樂土”,又不過是求得一點薄粥(糜)餬口而已,可見願望之低微。

  隨著出現的,是一個“喜劇”式場景:“風吹黃蒿,望見坦堵,中有主人當飼汝。”蒿而稱“黃”自然也乾枯了,不過,它們大約長得較高,一度擋住了視線,恰好一陣晚風吹來,終於讓這對夫婦“望見”,前方竟有一帶院牆。此句一本作“風吹黃蒿見坦堵”,施蟄存先生以為“有一‘望’字較佳”,大約帶有無意中望見的驚喜意味,更覺傳神。

  “中有主人當飼汝”,便是“望見坦堵”後的微妙對白:既是院牆,想必是村巷、人家。雖然他們也未必寬裕,但給口稀湯餵你,大約總不是奢望吧。一個“汝”字點明,說話者當是在前的婦人,而且從慈母心理上說,這“汝”亦應指車上顛簸已久、飢腸轆轆的小孩而言。全詩至此似乎透出了一線光亮,連那臺上的“燈光”,也彷彿柔和了起來。

  “叩門無人室無釜”,則是整個劇情的轉折。只是在舞臺上,應該伴有一連串動作:先是夫婦奔到垣前,然後是怯生生地逐家“叩門”,但毫無反應;隨手一推,門競沒有上栓,“吱呀”一聲推開,夫婦倆踏進門檻左顧右盼,最後相顧愕然:偌大一個村巷,竟然空無一人。不僅空無一人,就連一個舉炊做飯的釜鍋也不存——顯然他們也因絕糧,而家家戶戶逃亡了。這結局是出乎意料的,卻又意味深長。走到哪裡,都是村巷空空,可見“饑民流離”狀況很普遍。

  幕布是在這對夫婦“躑躅空巷淚如雨”中落下的——他們攜兒帶女,從“黃塵”中掙扎而來;在“望見坦堵”的時刻,也曾萌發過一線希望;而今希望全已破滅,還能到哪裡。村巷空寂無聲,暮色中惟聞這對可憐夫婦的嗚嗚涕泣之音;作為迴應的,只有那身處黃蒿中小兒女的驚惶呼喚。

  這首詩,採用的是樂府民歌式的敘事體,這類敘事之作,大多篇制短小,結構卻別具匠心,往往大刀闊斧刪去背景,甚至也不交待來龍去脈,只擷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片斷或一幕場景,以傳神的人物對話和細節刻畫,表現驚心動魄的社會現實。

  《小車行》是陳子龍自作的“新樂府”,從精神到手法,都繼承了樂府民歌的優秀傳統。但於繼承之中,又有創新:在表現一對夫婦的流離情狀時,還注意勾勒“班班”眾車的背景和氛圍,這就起到了以一概百、以少見眾的效果;在簡略的情節發展中。也有景物描寫和情節轉折,便在短制中翻出了波瀾;最後以“躑躅空巷淚如雨”收結,留不盡悽愴於詩外,又帶有抒情詩的意味。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元明清詩歌鑑賞辭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1:667-669

創作背景

  明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作者中進士,殿試在三甲,選得惠州司李。是年六月,京城(北京)與山西大旱。七月,山東蝗蟲為災,流亡遍野。作者出京南歸,在赴任途中,眼見饑民流離的慘狀,深有感觸,特寫此詩。   

參考資料:
1、王烈夫.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註解析譯:武漢出版社,2016:29

詩人陳子龍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後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於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雲間詞派盟主,被後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