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監稅歸去來歌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王質

君不見義熙元年陶彭澤,偶纏禿綬稱長官,俄颺輕舟作歸客。

蕭蕭五十年,袞袞八十日。縣令雖為百里君,不似斜川臨流玩泉石。

公田雖收半頃稅,不似東皋種禾滿阡陌。後園之柳為我貯清陰,東籬之菊為我發佳色。

濁醪妙理汝不知,素琴真趣吾能識。陶隱君,張公子。

千二百年同一軌,丈夫意氣當如此。亦不掛冠神武門,亦不還笏蓬萊陛。

盡展平生履歷書,凌亂雲煙飛滿紙。歸去來,歸去來,二君覺處真奇哉。

孔賓半夜呼將去,李願終身喚不回。子休矣,子休矣,取捨行藏都在己,一往一來聊爾耳。

人生起滅半天雲,世事浮沉一江水。腰間帶,不須束,頭上巾,還可漉。

南山荷鋤夕露晞,北窗支枕涼風足。酒具遮留慄裡墟,籃輿輕適廬山隅。

行將過,且躊躇。溪山雲月無今古,試訪淵明舊隱居。

詩人王質

    王質(769年—836年),字華卿,太原祁人,王潛第五子。清廉方雅,為政有聲。雖權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議。在宣城闢崔珦、劉濩、裴夷直、趙丱為從事,皆一代名流。視其所與,人士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