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譚師彈琴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王質

君不能百步洪中裂橫竹,一聲吹入秋天綠。巨魚鼓舞碎明珠,白浪軒昂動浮玉。

又不能多景樓上吹飛鴻,哀弦欲斷滄浪風。徘徊舟子駐不進,江妃出聽煙溟濛。

不知何處得此薰風琴,元龍六尺含蒼雲。恐是嶧山孤峰絕頂上,萬歲不老之寒根。

道人兩手提天機,中有妙法無人知。風顛雨急倏來往,雨收風定遊絲飛。

欲下不下窺魚鷗,忽前忽後回波舟。恍惚浮雲捲天宇,錯落萬點飛星流。

世間萬法總非真,況此假合非天成。匣琴不出手無聲,袖手不彈琴不鳴。

此琴此手兩無與,問君廣陵賀若從何去。王子有琴誰復傳,無徽無軫亦無弦。

若人解得非耳聽,為君試作無手彈。

詩人王質

    王質(769年—836年),字華卿,太原祁人,王潛第五子。清廉方雅,為政有聲。雖權臣待之厚,而行己有素,不涉朋比之議。在宣城闢崔珦、劉濩、裴夷直、趙丱為從事,皆一代名流。視其所與,人士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