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厓草堂歌為督學餘公賦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楊慎

君不見九江之地匡廬山,山人匡俗廬其間。往時曾讀支曇賦,夢想神遊不可攀。

又不見東林梵宇金銀寺,蓮社鬆門清且麗。陶劉宗雷有遺蹟,錦苔不識遠公記。

奇甸靈區迥異常,傍行敷落那能當。生賢下瑞在英俊,物華天寶呈文章。

潯陽曾寓李太白,芙蓉峰前寄行宅。春金戛玉詩百篇,九江秀色可攬結。

九厓先生儒之英,含章秀髮元氣精。錦心萬卷汲脩綆,霜蹄千里邁遙程。

朅來邂逅滇之麓,訪我回溪與深谷。往年曾枉瓊瑤書,十襲珍藏昕夕讀。

暇日示我草堂圖,平林窈窕還崎嶇。知公袖中有東海,藻鏡流洪九脈紓。

巖廊登拜在朝夕,肯放鴻罾許龍蟄。銷魂悁脰金馬門,日望東南遠山碧。

詩人楊慎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