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篇原文賞析

朝代明代 詩人楊慎

靈和殿前豔陽時,忘憂館裡光風吹。千門萬戶旌旗色,九陌三條雨露滋。

蒼涼苑日籠燕甸,縹緲宮雲覆京縣。芳樹重重歸院迷,飄花點點臨池見。

臨池歸院總仙曹,應制分題競彩毫。詔乘西第將軍馬,詩奪東方學士袍。

金明綠暗留煙霧,舊燕新鶯換朝暮。只知眉黛為君顰,肯信腰肢有人妒。

從此沉淪萬里身,可憐憔悴四經春。支離散木甘時棄,攀折荒亭委路塵。

搖落秋空上林遠,婆娑生意華年晚。腸斷關山明月樓,一聲橫笛清霜阪。

詩人楊慎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