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韶華爭肯偎人住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董士錫

韶華爭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風無賴過江來,歷盡千山萬水幾時回?
秋聲帶葉蕭蕭落,莫響城頭角!浮雲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

婉約 悲秋

譯文

韶華:光陰。
無賴:調皮,狡獪。對西風的擬人描寫。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評解

  秋之為氣悲,但亦不知悲從何來。於是怨西風,懼角鳴,恨浮雲遮月,總之均是莫可名狀的惆悵。此詞即表達此種悲秋的困惑之情。雖是文人感時興悲的積習所致,但也確是人生中常見的普遍情緒,為抒情文學所不廢。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董士錫

    董士錫(1782—1831)清文學家、“常州詞派”成員。字晉卿、損甫。武進(今常州市區)人。董毅父,董達章子。嘉慶十八年(1813)副貢。十六歲從舅父張惠言遊,承其指授,為古文、賦、詩、詞皆精妙。壯年為生計所迫,多以客遊養生,曾館張敦仁、阮元等處。又歷主南通紫琅書院、揚州廣陵書院、泰州書院講席。曾修纂《續行水金鑑》。著有《遁甲通變錄》、《形氣正宗》,又有《齊物論齋集》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