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陵圖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顧炎武

鐘山白草枯,冬月蒸宿霧。十里無立椔,岡阜但回互。

寶城獨青青,日色上霜露。殿門達明樓,周遭尚完固。

其外有穹碑,巍然當御路。文自成祖為,千年系明祚。

侍衛八石人,祗肅候靈輅。下列石獸六,森然象鹵簿。

自馬至獅子,兩兩相比附。中間特崒嵂,有二擎天柱。

排立榛莽中,凡此皆尚具。又有神烈山,世宗所封樹。

臥碑自崇禎,禁約煩聖諭。石大故不毀,文字猶可句。

至於土木工,俱已亡其素。東陵在殿左,先時懿文祔。

雲有

詩人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