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張力臣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顧炎武

張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獨坐淮水濆,臨池伴魚釣。

京口躡寒蕪,彭城搴荒藋。扁舟浮漢江,一攬關山要。

西上定軍山,諮嗟武侯廟。旋車下秦棧,絕谷隨奔峭。

昭陵圖駿骨,漢闕悲殘照。石鼓在燕山,望諸可憑弔。

還登尼父堂,禮器存遺詔。囊中金石文,一室供長嘯。

諸子並多材,筆畫皆克肖。削柎追宜官,俗書嗤逸少。

尤工蒼雅學,深鄙庸儒剽。郤思舊遊國,轉瞬分疆徼。

古堠出夕烽,平林延野燒。惟此數卷書,鳴琴對言笑。

持以勖兒曹,四海有同調。莫浪逐王孫,但從諸母漂。

詩人顧炎武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千燈鎮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後,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並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