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槎徑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劉鶚

我行木槎徑,樹木高蔽天。徑幽欲無路,樹老不記年。

盛夏霜霰集,白晝雷雨懸。頭礙卑樹枝,足踏深澗泉。

仰看咫尺間,半日不得前。方茲汗如雨,陡覺風悽然。

行人謬調攝,疾病相纏綿。況苦乏藥物,病亦何由痊?

古人號瘴鄉,於以待貶遷。予生果何為?自愧亦自憐。

一官號持斧,從者多控弦。精神復矍鑠,手足多胝胼。

據鞍氣愈壯,報國心愈堅。願言早平寇,歸泛胥江船。

詩人劉鶚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原名孟鵬,字雲摶、公約。後更名鶚,字鐵雲(劉鐵雲),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鍊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後,終生主張以“教養”為大綱,發展經濟生產,富而後教,養民為本的太谷學說。他一生從事實業,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實現太谷學派“教養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堅韌不拔,太谷學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