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盧徵君嵩山草堂圖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高士奇

神鬐在水不入篊,仙禽在野不受籠。達人泥土視軒冕,林巒剗跡偕洪蒙。

嵩山徵君巢許蹤,高柯百尺龍門桐。召拜諫官臥不起,草堂僻徑臨巃嵷。

巖姿壑籟有神會,自寫不假丹青工。墨痕迥出濃淡外,絕境直與虛無通。

手書十志字健勁,藤枝薤葉紛相蒙。在昔右丞妙詩畫,輞川舊本留清風。

徵君絕藝亦兼擅,藍田少室將無同。弘農好古愜真賞,跋尾小印蟠絲紅。

筆法獨啟元祐派,胚渾坡老兼涪翁。開運下迄淳熙代,五閱丁未雲流空。

神物不隨陵谷變,浩嘆者誰周益公。慶元到今夏幾世,暗中呵護煩蒼穹。

黯然之光久愈發,何啻寶玉搖晴虹。我在修門昔曾見,愛此疊巘藏玲瓏。

歸田五載親抱甕,柘湖拓地芟嵩蓬。石廊洞戶頗幽雅,十指愧未嫻皴烘。

重來那免猿鶴怨,故園青碧孤芳叢。雲煙一卷快入手,槐根欹枕遊高嵩。

詩人高士奇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號瓶廬,又號江村。浙江紹興府餘姚縣樟樹鄉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鎮高家村)人,後入籍錢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貧,後在詹事府做記錄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為內閣中書,領六品俸薪,住在賞賜給他的西安門內。 高士奇每日為康熙帝講書釋疑,評析書畫,極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禮部侍郎。死後,被追諡文恪。他平生學識淵博,能詩文,擅書法,精考證,善鑑賞,所藏書畫甚富。著有《左傳紀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