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橋篇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高士奇

紅橋女兒顏如玉,霧鬢雲鬟好妝束。十五盈盈竟體蘭,雙蛾淺畫宮螺綠。

初學秦箏譜鳳皇,乍拈斑管寫鴛鴦。矯痴不解相思字,嫵弱偏過姊妹行。

綺窗繡戶春風裡,時人休比常桃李。未肯輕隨柳絮飛,等閒不逐遊絲起。

三月三日天氣和,相邀女伴蹋青歌。歸來瞥被王孫見,住幰停鞭情較多。

王孫結客崇意氣,殷勤不惜千金質。鳳尾文綾剪作裳,鵠頭火錦裁成被。

油碧迎來夾道看,罽輪十隊送長安。香含豆蔻春猶淺,露浥芙蓉曉正漙。

交龍小袖輕衫窄,昨夜蜂黃新退額。斗帳流蘇百寶裝,雲屏珊枕熊須席。

綠幕紅鐙宴正頻,當關客不報平津。蜂嘗野蜜花房暖,鶯啄含桃露顆勻。

江頭繡翼欣初比,誰道恩情判溝水。可憐園繭但成絲,豈有安榴能結子。

長眉拂拭鏡鸞羞,白露無情團扇秋。惟餘玉箸千行淚,日向紅橋橋下流。

詩人高士奇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號瓶廬,又號江村。浙江紹興府餘姚縣樟樹鄉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鎮高家村)人,後入籍錢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貧,後在詹事府做記錄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為內閣中書,領六品俸薪,住在賞賜給他的西安門內。 高士奇每日為康熙帝講書釋疑,評析書畫,極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禮部侍郎。死後,被追諡文恪。他平生學識淵博,能詩文,擅書法,精考證,善鑑賞,所藏書畫甚富。著有《左傳紀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