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廉使名名煒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孔尚任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昇平登禾稼。豈有失所一軍民,楚中猝變真可訝。

我巡海日煙霧深,紛紛耳傳信不真。或言亂賊立首領,官兵氣靡都降身。

湖風湖水路渺茫,萬姓夜走看北辰。或言三日把關隘,選將搜糧侵鄰界。

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齊向轅門拜。獨有一官舊豸衣,強項能使渠魁怪。

後來漁船稍稍說,蘆中人聲夜嗚咽。點火照見好鬚眉,三日絕食脣焦裂。

義不受官善哉逃,棄家無乃腸如鐵。天兵忽下賊兵死,圍城無恙舊妻子。

假威騎馬坐衙人,相逢羞見丁廉使。丁公丁公今日歸,城郭人民無是非。

天下詩格屬公好,如此風節世又稀。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楓白葦拂征衣。

父老爭看歸來鶴,詩人面上有光輝。

詩人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隨園詩話》所載為東堂),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孫,清初詩人、戲曲作家,繼承了儒家的思想傳統與學術,自幼即留意禮、樂、兵、農等學問,還考證過樂律,為以後的戲曲創作打下了音樂知識基礎。世人將他與《長生殿》作者洪昇並論,稱“南洪北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