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屈大均

邊地不生人,所生盡奇畜。野馬與駱駝,騊駼及駝鹿。

羱羊千萬頭,人立相牴觸。上天仁眾獸,與以膏粱腹。

變化成猛虎,食盡中土肉。哮吼一作威,士女皆觳觫。

廣南人最甘,肥者如黃犢。猛虎縱橫行,饜飫亦逐逐。

朝飲惟貪泉,暮依惟惡木。人皮作穢裘,入骨為箭鏃。

人血充乳茶,脂膏雜紅曲。子狗有爪牙,攫搏苦不速。

惡性得自天,牝牡日孳育。在天為貪狼,在地為葷粥。

人類日已盡,野無寡婦哭。隆冬不患飢,髑髏亦旨蓄。

多謝上帝仁,猛虎享天祿。為獸莫為人,牛哀得所欲。

詩人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樑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於雍正、乾隆兩朝,後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