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贈陳獻孟並送其行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屈大均

秦季焚詩書,先聖道以喪。諸儒負禮器,倉卒歸陳王。

匹夫徒發憤,曾不識興亡。隱忍成功名,何如張子房。

子房非儒者,為氣何堅剛。其終如魯連,其始如荊卿。

平生予所希,君亦慕其狂。終古兩盜雄,蘭池與博浪。

少年雖輕發,氣實吞始皇。君於太公書,曾否得其綱。

先公有宜略,揣磨宜不遑。將飛且伏翼,將嗚先引吭。

何必魁岸人,始能應帝王。從容以步遊,遊於淮海旁。

英雄無神師,其學不明光。苟能依老成,以禮為之方。

我亦倜儻人,垂老猶摧藏。漢初兩孺子,不得與偕行。

強忍亦已久,中夜起徬徨。君今血氣盛,甘苦未多嘗。

思為日本刀,須煉梅花鋼。屈伸能自如,入石乃無傷。

行矣復遲遲,咫尺即相望。

詩人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樑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於雍正、乾隆兩朝,後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