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武昌陳子山昆弟之作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屈大均

江漢何滔滔,其神足綱紀。大別如長城,中分南國水。

君家高冠山,黃鵠當門峙。形勢雄湖湘,人才爭鬱起。

昔我客漢陽,求友得一士。豈知君弟昆,乃在吾桑梓。

伯仲圭璋姿,青雲翹玉趾。所得鳳凰毛,多分諸季子。

三百日絃歌,情禮為終始。賢父師於家,金玉相滌理。

揚粵觀人文,化成察所以。顏曾昔童蒙,造道莫能止。

年少聖所畏,慚予將暮齒。清夏珠江湄,飲餞交壺矢。

執手情依依,所贈惟璚蕊。我本荊楚人,秭歸有故里。

先臣居屈沱,女嬃砧在彼。安得從君歸,三閭陳簠簋。

漢家重楚聲,離騷多所擬。君為宋景徒,努力事蘭芷。

詩人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樑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於雍正、乾隆兩朝,後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