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杖人師武夷遺草因懷武夷虎嘯洞諸勝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屈大均

我昔遊五嶽,身騎二茅龍。驚風忽然起東海,日月吹落金銀宮。

愁將白髮三千丈,歸去朱明四百峰。朱明洞裡多仙客,餌我雲母顏光澤。

時偕玉女侍軒轅,不共安期幹項籍。聞鍾又復證無生,足踏空王頂上行。

沖霄一劍如秋水,徹夜雙簫響太清。飲光尊者頻招手,飄然遂至鳳凰城。

尊者玉毫何宛轉,手把芙蓉微笑展。可憐樓上相見時,玲瓏秋月珠簾捲。

江南亂後草離離,回首青山隗我師。未將電足酬支遁,空對冰弦憶子期。

當時語我武夷好,九曲清溪流浩浩。接筍峰前多紫雲,飛猿嶺上饒芝草。

幾度安禪在翠微,天花繞座鳥銜飛。茅戶只今委苔蘚,嗟予振策何時歸。

空讀遺書開玉篋,太山頹笑傷何及。姑射仙人不降生,茫茫天下皆臣妾。

蘇門一嘯如鸞音,散入天風不可尋。憑誰寄與武夷客,會取高山流水心。

詩人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與陳恭尹、樑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字翁山、介子,號萊圃,漢族,廣東番禺人。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為僧,中年仍改儒服。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於雍正、乾隆兩朝,後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