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謁南海神廟五十二韻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丘逢甲

莽莽扶胥鎮,廟祀南海神。冕旒古王者,龍服如天人。

甲裳列將吏,珠翠羅妃嬪。維神鎮炎荒,坐撫萬介鱗。

自粵隸版圖,歷代修明禋。豈惟司潮汐,澇旱關喜嘖。

有時特告祭,天子命大臣。紅棉二月花,廟瓦朱璘璘。

斑斑兩銅鼓,神威藉而伸。雄鳴雌輒應,奔走百粵民。

東風吹萬艘,打槳波羅春。神壽知幾何?雲是神誕辰。

香菸靄高空,廣庭雜羞珍。魚龍進百戲,曼衍何侁侁?

是時廟市集,蜑語爭蠻銀。泥雞繪丹彩,妙若能鳴晨。

終歲婦孺工,罄售未浹旬。年年荷神麻,近廟民不貧。

我來秋九月,寒日搖江瀕。市閒廟亦靜,神幾生秋塵。

落葉紛滿階,僧廚應添薪。捫鼓復讀碑,兩廊且匝循。

顧瞻門庭間,贔屓何砰磷?宋明開國初,武功碑具陳。

明祖起布衣,尤表雄無倫。惜皆在唐後,但覺年代新。

最古惟韓碑,日月光貞珉。碑缺亭亦圯,重建需百緡。

同遊各傾囊,再至功應竣。我思此廟初,寔瞰南海濱。

風濤旦夕生,欲往多逡巡。行舟較今拙,動輒憂沉淪。

偶因遣祭歸,疑神福其身。作碑旌厥功,匪特耀所親。

安知古滄海,今化田畇畇。廟門通江路,沙壅久且堙。

古人系舟處,泥沒雙石麟。去門數百武,高丘碧麟峋。

上為浴日亭,破曉奇景臻。蘇詩儼在石,駁落未盡泯。

海雖去漸遠,浩蕩猶無垠。半夜潮始生,雲霞捧紅輪。

此亭得此景,古語仍可遵。我從羅浮歸,飽看踆烏踆。

維舟此廟下,秋風吹白蘋。雖非邀神福,崇古端冠巾。

杖策登此亭,寒綠生鬆筠。浩吟一以眺,雙江繞如紳。

斜陽正滿目,秋波碧粼粼。海山萬紫翠,雲駁難為勻。

惜無古人見,此景為寫真。神鴉送客歸,去去秋江津。

詩人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詩人。字仙根,又字吉甫,號蟄庵、仲閼、華嚴子,別署海東遺民、南武山人、倉海君。辛亥革命後以倉海為名。祖籍嘉應鎮平(今廣東蕉嶺)。同治三年(1864年)生於臺灣彰化,光緒十四年(1887年)中舉人,光緒十五年登進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無意在京做官返回臺灣,到臺灣台中衡文書院擔任主講,後又於臺灣的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