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米堆山過錢家磡取道至漁洋灣入曇花庵作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沈德潛

米堆下林麓,舉眼納莽蒼。漁洋臥湖波,遠望平於掌。

言經上陽村,微徑穿榛莽。籬落午雞鳴,煙叢人語響。

居民傍蘆洲,家家業漁網。逶迤之漁洋,山坳路紆枉。

具區覽全勝,背面俱漭泱。曇花隱蒼翠,行客斷還往。

枯禪禮佛餘,清磬出方丈。晤彼靜者樂,頓作遺世想。

他年擬誅茅,聊此息塵坱。

詩人沈德潛
      沈德潛(1673~1769 )字確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詩人。乾隆元年(1736)薦舉博學鴻詞科,乾隆四年(1739)成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為葉燮門人,論詩主格調,提倡溫柔敦厚之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但少數篇章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歸愚詩文全集》。又選有《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等,流傳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