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信國與趙青山兩札後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林則徐

公身為國輕生死,綣綣故人尚如此。薄君君之幕僚耳,聞疾乃如疾在己。

磨盾手揮書兩紙,刀圭欲救膏肓起。行府篝鐙遣醫視,二卒六夫任所使。

棉定奇溫覆以被,芝楮五百實其匭。是時景炎歲丙子,冬夜寒風徹肌髓。

書馳篔簹八十里,雙溪閣下期來止。吁嗟乎!天水皇綱勢終靡,一木難支大廈圮。

風雨何從庇寒士,薄君薄君長已矣。三百壙磚公所累,崇慶寺前舜卿誄。

宿草蕭蕭成戰壘,此札人間獨不毀。墨花吐豔雲凝紫,再拜薰香庋棐幾。

欲廢一部十七史,朱鳥招魂淚如泚,獵獵酸風滿柴市。

詩人林則徐
      林則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