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懷十六首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豔,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妙諳諧謔擅心靈,不用千撥出畫屏。
斂袖搊成弦雜拉,隔窗摻碎鼓丁寧。
湔裙鬥草春多事,六博彈棋夜未停。
記得酒闌人散後,共搴珠箔數春星。

旋旋長廊繡石苔,顫提魚鑰記潛來。
闌前罽藉烏龍臥,井畔絲牽玉虎回。
端正容成猶斂照,消沉意可漸凝灰。
來從花底春寒峭,可借梨雲半枕偎。

中表檀奴識面初,第三橋畔記新居。
流黃看織迴腸錦,飛白教臨弱腕書。
漫託私心緘豆蔻,慣傳隱語笑芙蕖。
錦江直在青天上,盼斷流頭尺鯉魚。

蟲娘門戶舊相望,生小相憐各自傷。
書為開頻愁脫粉,衣禁多浣更生香。
綠珠往日酬無價,碧玉於今抱有郎。
絕憶水晶簾下立,手拋蟬翼助新妝。

小極居然百媚生,懶拋金葉罷調箏。
心疑棘刺針穿就,淚似桃花醋釀成。
會面生疏稀笑靨,別筵珍重贈歌聲。
沈郎莫嘆腰圍減,忍見青娥絕塞行。

自送雲軿別玉容,泥愁如夢未惺忪。
仙人北燭空凝盼,太歲東方已絕蹤。
檢點相思灰一寸,拋離密約錦千重。
何須更說蓬山遠,一角屏山便不逢。

輕搖絡索撼垂罳,珠閣銀櫳望不疑。
梔子簾前輕擲處,丁香盒底暗攜時。
偷移鸚母情先覺,穩睡猧兒事未知。
贈到中衣雙絹後,可能重讀定情詩。

中人蘭氣似微醺,薌澤還疑枕上聞。
唾點著衣剛半指,齒痕切頸定三分。
辛勤青鳥空傳語,佻巧鳴鳩浪策勳。
為問舊時裙衩上,鴛鴦應是未離群。

容易生兒似阿侯,莫愁真個不知愁。
夤緣湯餅筵前見,彷彿龍華會裡遊。
解意尚呈銀約指,含羞頻整玉搔頭。
何曾十載湖州別,綠葉成陰萬事休。

慵梳常是發鬅鬙,背立雙鬟喚不應。
習得我拌珠十斛,賺來誰費豆三升。
怕歌團扇難終曲,但脫青衣便上升。
曾作容華宮內侍,人間狙獪恐難勝。

小閣爐煙斷水沉,竟床冰簟薄涼侵。
靈妃喚月將歸海,少女吹風半入林。
灺盡蘭釭愁的的,滴殘虯水思愔愔。
文園渴甚兼貧甚,只典徵裘不典琴。

生年虛負骨玲瓏,萬恨俱歸曉鏡中。
君子由來能化鶴,美人何日便成虹。
王孫香草年年綠,阿母桃花度度紅。
聞道碧城闌十二,夜深清倚有誰同。

經秋誰念瘦維摩,酒渴風寒不奈何。
水調曲從鄰院度,雷聲車是夢中過。
司勳綺語焚難盡,僕射餘情懺較多。
從此飄蓬十年後,可能重對舊梨渦。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露檻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當遊仙。
有情皓月憐孤影,無賴閒花照獨眠。
結束鉛華歸少作,屏除絲竹入中年。
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羲和快著鞭。

詩人黃景仁
      黃景仁(1749~1783),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為“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