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日渡黃河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紀昀

馮夷排浪東南流,偃蹇不受神禹囚。雷車百萬坼北走,平吞氣欲無徐州。

千里一瀉只瞬息,盤渦十丈誰敢投。顛風橫簸浪三尺,篙師欲渡時還休。

清河渡口勢頗斂,往來南北通咽喉。我來又值十月後,清霜已降洪濤收。

官舫推篷望兩岸,寒波猶拍長天浮。微風才覺掠旗腳,高浪已駭衝船頭。

龍驤萬斛如一葉,欹側掀舞不自由。眾手捩舵呼邪許,檣烏一轉回萬牛。

屈伸臂頃已十里,瞥然何止鷹離韝。桃花想見三月漲,澒洞萬頃風煙浮。

回帆脫手儻一失,咫尺便入鮫宮遊。區區忠信寧敢仗,所憑王命輕陽侯。

回頭卻顧真險絕,微茫淮濟非其儔。九折東瀉自太古,蕩潏為患從商周。

漢唐而下日聚訟,捍禦至竟無良籌。書生每喜談水利,尸祝欲代庖人謀。

世間萬事須閱歷,百不一效空貽羞。我今鼓枻既得涉,且呼舟子趨邗溝。

挑鐙夜讀河渠志,咄哉紙上談戈矛。

詩人紀昀
      紀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在文學作品、通俗評論中,常被稱為紀曉嵐。清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政治人物,直隸獻縣(今中國河北獻縣)人。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代表作品《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