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順之見寄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程洵

詩翁老去百年灰,面板剝落真實在。誅茅築室傍幽林,泉石煙雲動光彩。

酸寒不作郊島態,尚友淵明向千載。但欣妙語筆端生,不管流年暗中改。

鄰家有景借脩竹,野徑無風馥芳茝。人嫌柴門雀可羅,自倚奚囊富成海。

我聞公名嗟已久,向風每恨平生昧。袖詩過我豈宜蒙,公才較丕幾十倍。

要從柳州鬥雅健,未許公羊誇辨裁。別來又見秋風高,抵掌論文幾時再。

尊中綠酒已堪酌,籬下黃花行可戴。幸無俗物惱幽人,祇可劇談佳客對。

方侯況是社中酒,辨舌瀾翻似秦代。公來當為折簡呼,園有佳蔬更同採。

雅集何須畫作圖,風流自可追前輩。

詩人程洵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屬江西省)人。為朱熹門人,潛心理學,是程朱學派的重要學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陽主簿。十四年又暫代石鼓書院山長,以宣揚朱子張子之學為要務,一時“士友雲集,登其門者,如出晦庵之門”(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間留有題詠石鼓詩若干首,舊志收錄4首。曾為衡陽花葯山杜(甫)黃(庭堅)二公祠作記,並編纂首部《石鼓書院志》(後散失)。後任盧陵錄參,以偽學去官。著有《克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