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中見和復答之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釋德洪

世味嘗已遍,嚲著匿雲山。為問何能爾,鳥倦自知還。

湘西一千頃,分我楊柳灣。時為理魚蓑,人眠舟自閒。

公真功名人,高韻不可攀。譬如秋無雲,璧月掛一彎。

我詩聊寄耳,猥語憑見刪。峻句乃見辱,嶮如履潼關。

細看秀爭發,紅英微雨斑。坐令十年心,清涼去煎煩。

竹林在何許,延頸佇望間。遙知醉逃暑,玉纖侍丫鬟。

得句有奇趣,笑渦印朱顏。引紙欲續和,自嘆才澀慳。

應當恕不迨,鄉閭念疏頑。把卷味長哦,松風嗽齒寒。

詩人釋德洪
    年十四,父母雙亡,依三峰靘禪師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試經於東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為僧。四年後南歸,依真淨禪師於廬山歸宗寺,隨真淨遷洪州石門。二十九歲始,遊方東吳、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涼寺。冒名剃度事發,入獄一年,勒令返俗。後至東京,入丞相張商英、樞密郭天信門下,再得度,賜名寶覺圓明禪師。徽宗政和元年(1111),張、郭貶黜,亦受牽連,發配朱崖軍(今海南三亞)。三年,得釋。四年,返筠州,館於荷塘寺。後又被誣以張懷素黨系南昌獄百餘日,遇赦,歸湘上南臺。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