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里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蘇軾

昨夜秋風來萬里。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
羈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思鄉 婉約

譯文

譯文
昨夜的秋風好似來自萬里之外的家鄉。月亮攀上了寢息之所的帷帳,冷氣透入人的衣袖。在異鄉作客的我抱著被子愁得睡不著覺。更哪能忍受漏壺一滴滴的聲音,越發覺得長夜漫漫。
寄居他鄉回家的日子遙遙無期。夢裡醒來悽絕傷神,一覺醒來滿面都是相思的淚水。衣帶漸漸寬鬆,不為別的什麼。只為新到的書信,又平添了許多憔悴。

註釋
屏幃:屏,屏風;幃,床帳。
衣袂:衣袖。
衾:被子。
玉漏:古代計時器。長如歲:度夜如年。
衣帶漸寬:指人因憂愁而消瘦。
新書:新寫的信。

參考資料:
1、(宋)蘇軾著 呂觀仁注.《東坡詞注》:嶽麓書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110頁

創作背景

  此詞《總案》與《編年錄》失載,朱本、龍本未編年。考公凡秋中為客者七,惟元豐八年乙丑(1085)由常州赴登州,九月經楚州遇大風一次,最與此詞相符。

  

參考資料:
1、譚新紅,蕭興國,王林森編著.《蘇軾詞全集 彙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1-12:第229頁

賞析

  此詞寫的是一個“愁”字。

  為何而愁?乍看是秋風冷月觸動了離人的鄉愁。秋風、明月是容易觸發鄉愁的,不過讀完全詞才知道幾乎被詞人瞞過,原來激發詞客鄉愁的,並非秋風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其愁若何?答曰:”有客抱衾愁不寐“ 。“羈舍留連”、“夢斷魂銷”、“衣帶漸寬”,都是寫愁,但都不如“抱衾不寐”深刻形象。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中“長如歲”三字又生動地表現出詞人對與妻子相見的期盼,怨時間過得太慢。
“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這裡用“相思淚”來抒寫思妻之情。

  “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此句尤為抒寫了羈旅思妻的感傷情懷,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書報我添憔悴”,妻子近日來信,說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說月能“冷透人衣袂”,說“玉漏長如歲”,是無理的,但卻合情。另有龍注引簡文帝詩,僅出“衣頻寬”意,沒有聯絡兩句詞的上下文意箋釋。按此處詞意當從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中脫化而出,況且,“衣帶漸寬”、“憔悴”等字面也有關連。

  月冷、夜長,用今天美學術語來解釋,是一種移情作用。文學大家其風格是多樣化的。蘇軾寫豪放詞,亦間寫婉約詞,此詞風格即屬於後者。

參考資料:

1、範之麟主編.《全宋詞典故辭典》(下冊):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12 第1版:第1319頁 2、程自信 許宗元主編.《宋詞精華分類品彙》: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03月第1版:第888頁 3、吳企明著.《葑溪詩學叢稿初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08:第157頁

創作背景

  此詞《總案》與《編年錄》失載,朱本、龍本未編年。考公凡秋中為客者七,惟元豐八年乙丑(1085)由常州赴登州,九月經楚州遇大風一次,最與此詞相符。

  

參考資料:
1、譚新紅,蕭興國,王林森編著.《蘇軾詞全集 彙編匯評匯校》:崇文書局,2011-12:第229頁

賞析

  此詞寫的是一個“愁”字。

  為何而愁?乍看是秋風冷月觸動了離人的鄉愁。秋風、明月是容易觸發鄉愁的,不過讀完全詞才知道幾乎被詞人瞞過,原來激發詞客鄉愁的,並非秋風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其愁若何?答曰:”有客抱衾愁不寐“ 。“羈舍留連”、“夢斷魂銷”、“衣帶漸寬”,都是寫愁,但都不如“抱衾不寐”深刻形象。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中“長如歲”三字又生動地表現出詞人對與妻子相見的期盼,怨時間過得太慢。
“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這裡用“相思淚”來抒寫思妻之情。

  “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此句尤為抒寫了羈旅思妻的感傷情懷,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書報我添憔悴”,妻子近日來信,說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說月能“冷透人衣袂”,說“玉漏長如歲”,是無理的,但卻合情。另有龍注引簡文帝詩,僅出“衣頻寬”意,沒有聯絡兩句詞的上下文意箋釋。按此處詞意當從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中脫化而出,況且,“衣帶漸寬”、“憔悴”等字面也有關連。

  月冷、夜長,用今天美學術語來解釋,是一種移情作用。文學大家其風格是多樣化的。蘇軾寫豪放詞,亦間寫婉約詞,此詞風格即屬於後者。

參考資料:

1、範之麟主編.《全宋詞典故辭典》(下冊):湖北辭書出版社,1996-12 第1版:第1319頁 2、程自信 許宗元主編.《宋詞精華分類品彙》: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03月第1版:第888頁 3、吳企明著.《葑溪詩學叢稿初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08:第157頁

詩人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