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堯民遊靈源廟廖獻臣置酒用馬陵二字賦詩二首 其二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黃庭堅

洪河壯觀遊,太府佳友朋。春色挽我出,東風如引繩。

昏昏版築氣,王事始繁興。大堤如連山,小堤如岡陵。

增卑更培薄,萬杵何登登。憶昨河失道,平原魚可罾。

田萊人未復,瘡大國方懲。忽念耒耜閒,為民保丘塍。

百縣伐鼛出,夜半廢曲肱。吾儕愧祿廩,遊衍事鞍乘。

晁子漢公孫,新去司馬丞。出幹大農部,才術見嗟稱。

我坐廣文舍,七年讀書燈。結髮入場屋,肯謂河難憑。

爾來觸事短,痴甚霜前蠅。世味極淡薄,不了人愛憎。

惟得一卮酒,尚能別淄澠。所以對樽俎,未曾聞斗升。

酌我良已多,狂言恐侵陵。暮雲吞落日,歸鳥求其朋。

冷官僕馬瘦,及門鼓騰騰。

詩人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