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別仲亨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蔡鬆年

大江澄練,對一尊離合,春風江北。燕代三年談笑間,初識芝蘭白璧。桂窟高寒,鐵衣英壯,早得文章力。崢嶸富貴,異時方見相逼。明日相背關河,魏家宮闕,西望千山赤。我亦疏慵歸計久,欲乞幽閭鬆雪。千里相思,欣然命駕,醉倒張圓月。酒鄉堪老,紫雲莫笑狂客。

詩人蔡鬆年
      蔡鬆年(1107~1159)字伯堅,因家鄉別墅有蕭閒堂,故自號蕭閒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學家。宋宣和末從父守燕山,宋軍敗績隨父降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完顏宗弼攻宋,與岳飛等交戰時,蔡鬆年曾為宗弼“兼總軍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衛國公,卒諡“文簡”。鬆年雖一生官運亨通,其作品在出處問題上卻流露了頗為矛盾的思想感情。內心深處潛伏著的民族意識使他感到“身寵神已辱”,作品風格雋爽清麗,詞作尤負盛名,與吳激齊名,時稱“吳蔡體”,有文集《明秀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