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譁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鑑裁精。

考試 抒情 喜悅

賞析

  宋初的考試製度,大致承襲唐代,由州府舉薦考生,入京應試,由禮部主持其事。此詩即以一員考官的身份寫出他的見聞與感受。

  從詩中可知,考試時間是在初春時節。首聯著力渲染了禮部試的考場環境--群英畢至,貢院裡肅穆幽雅,試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異味,且能增添祥瑞肅穆的氣氛。頷聯重點描繪士子答題情況,考生們大清早就入場了,沒有一點喧鬧嘈雜之聲。試題下發後,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頸聯表明考試意義,詩人對此景象不禁發生感慨,濟濟多士,盡是天下英才,國家的棟樑。尾聯自謙衰病,諄諄囑託同僚,作為選拔人才的考官,應當具有慧眼認真鑑別。詩中說自己老病,精神不濟。閱卷挑選人才之事要拜託同仁,那是謙遜之辭。全詩透露出一種惜才愛才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要為國選出真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封建時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國家寄予厚望,違法者將置以重刑,輕則充軍流放邊地,重則殺頭,半點也馬虎不得。在清朝,主考官在考試期間出行,車後豎鍘刀一把,以示自律。魯迅的祖父就因為替考生向考官行賄,被判斬監候的。掄才大典,朝廷、考官、考生都是全力以赴的,詩正是確切而生動地寫出了這種景象。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宋初的考試製度,大致承襲唐代,由州府舉薦考生,入京應試,由禮部主持其事。此詩即以一員考官的身份寫出他的見聞與感受。

  從詩中可知,考試時間是在初春時節。首聯著力渲染了禮部試的考場環境--群英畢至,貢院裡肅穆幽雅,試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異味,且能增添祥瑞肅穆的氣氛。頷聯重點描繪士子答題情況,考生們大清早就入場了,沒有一點喧鬧嘈雜之聲。試題下發後,考生奮筆疾書,一片沙沙沙的聲音,好似春蠶在吃桑葉。頸聯表明考試意義,詩人對此景象不禁發生感慨,濟濟多士,盡是天下英才,國家的棟樑。尾聯自謙衰病,諄諄囑託同僚,作為選拔人才的考官,應當具有慧眼認真鑑別。詩中說自己老病,精神不濟。閱卷挑選人才之事要拜託同仁,那是謙遜之辭。全詩透露出一種惜才愛才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要為國選出真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封建時代的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國家寄予厚望,違法者將置以重刑,輕則充軍流放邊地,重則殺頭,半點也馬虎不得。在清朝,主考官在考試期間出行,車後豎鍘刀一把,以示自律。魯迅的祖父就因為替考生向考官行賄,被判斬監候的。掄才大典,朝廷、考官、考生都是全力以赴的,詩正是確切而生動地寫出了這種景象。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