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寶冠寺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趙師秀

行向石欄立,清寒不可雲。
流來橋下水,半是洞中雲。
欲住逢年盡,因吟過夜分。
蕩陰當絕頂,一雁未曾聞。

寫景 抒情

譯文

譯文
我走到了溪水邊,憑倚著石欄;心中的思潮難以表達,只覺得四周陣陣清寒襲人。
那橋下嘩嘩流淌的泉水,多半是山洞裡的白雲化成。
我多想在這裡住上一陣子,可又正逢一年將盡,對著這美景留戀忘返,再三吟詠,不知不覺已過了夜半時分。
山頂的小湖是如此地寂靜,連棲息的大雁,也一聲不吭。

註釋
雁蕩:山名,雁蕩山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素以獨特的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勝門和凝翠碧潭揚名海內外,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史稱“東南第一山”。寶冠寺:雁蕩山十八古剎之一。
雲:說。
夜分:夜半。
蕩陰:陰寒之氣迴盪瀰漫。絕頂:最高的山頂。
一雁未曾聞:雁蕩山上有雁湖崗,崗頂有湖,蘆葦叢生,秋天時鴻雁常來棲宿。這句意謂天寒,雁已離去。

參考資料:

1、王永照 朱剛注.宋詩一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36

詩人趙師秀
      趙師秀(1170~1219年)字紫芝,號靈秀,亦稱靈芝,又號天樂。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