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毛令方尉遊西菩提寺二首·其二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蘇軾

路轉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雲自佔東西嶺,明月誰分上下池。
黑黍黃粱初熟後,朱柑綠橘半甜時。
人生此樂須天賦,莫遣兒曹取次知。

紀遊 寫景

譯文

譯文
道路轉過半山腰腳步還沒移,已看見水清澈石枯瘦一片奇麗。
白雲兀自籠蓋了東山西嶺,上下各一輪明月分不清天上池底。
果園中半甜的是紅橙綠桔,田野裡初熟了黑米黃米。
人生這種陶情山水的愉悅須老天賜與,可別讓兒輩知覺減損了樂趣。

註釋
足未移:一作“未足移”。
便能奇:看見奇麗之景。
黑黍黃粱:泛指穀類作物。初熟後:一作“初熟候”。
朱柑綠橘:泛指果樹。
天賦:一本作“天付”。兒曹,兒輩,一本作“兒郎”。取次,隨便。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2、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0-61

賞析

  一二聯描寫寺景。首聯概寫。眾人駐足觀賞,故曰“足未移”,而腳下之路卻逶迤盤陀,早已繞過了西菩山腰,因說“路轉山腰”。這時,對大自然的奇妙美景一向有敏銳觀察力的詩人,於俯仰之間,已經發現了西菩寺內、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頷聯便分寫水、石奇境。《於潛圖經》雲:“寺前有東西兩山,或有云晦,遙望如嶺焉”,《鹹淳臨安志》曰:“明智寺中,有清涼池、明月池”,寺景所奇便在此二山、二池上。詩人如此描寫:先承“石瘦”寫兩山:“白雲自佔東西嶺”。兩峰屹然,直插雲霄,白雲浪湧,時掩峰頂,其情景便彷彿是那白雲自己佔據了東、西二嶺。又承“水清”寫二池:“明月誰分上下池”。天已向晚,一輪明月早已鑽出了雲縫,它一視同仁,不分上下,使兩池共嬋娟,而池水清澈,漾出了一雙月影。在這兩聯中,詩人將他詩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點,以奇特的想象和靈動的筆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觀景物染上了濃厚的主觀色彩,情態逼真,奇趣橫生,生動地展現了西菩寺的無限奇妙風光。

  頸聯的描寫,又變換了手法。詩人在遊目庭院、田野時,看見了累累秋實:初熟的小米、高粱,半熟的柑和桔,就重研丹青,為它們分別抹上了黑、黃、朱、綠四種較實物更為濃豔而鮮明的色彩,繪成了一幅色澤斑斕的秋色圖。入勝境而觀奇景、美景,詩人的遊覽之樂於此時便達到了極點,尾聯便直說其樂:人生這種登山臨水、探奇訪勝之樂,是要由老天爺踢給的,可千萬別讓小兒輩們隨隨便便得知箇中訊息。方其時,詩人似乎已全然忘卻了胸中深藏的許多煩惱了,實則非也。“天賦”已暗兜“天教”,分明有慨;而“莫遣”句,出自《晉書·王羲之傳》詩人之意為:自己的探勝幽趣,如果讓兒輩們知道,也會遭到非議,使人敗興。雖有這種言外之意在,又妙在比前首更為含蓄。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2、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0-61

創作背景

  這組詩寫於熙寧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時詩人年三十九。是年蘇軾因察看蝗災,過於潛,八月二十七日與毛、方二人同遊西菩提寺,作此二詩。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賞析

  一二聯描寫寺景。首聯概寫。眾人駐足觀賞,故曰“足未移”,而腳下之路卻逶迤盤陀,早已繞過了西菩山腰,因說“路轉山腰”。這時,對大自然的奇妙美景一向有敏銳觀察力的詩人,於俯仰之間,已經發現了西菩寺內、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頷聯便分寫水、石奇境。《於潛圖經》雲:“寺前有東西兩山,或有云晦,遙望如嶺焉”,《鹹淳臨安志》曰:“明智寺中,有清涼池、明月池”,寺景所奇便在此二山、二池上。詩人如此描寫:先承“石瘦”寫兩山:“白雲自佔東西嶺”。兩峰屹然,直插雲霄,白雲浪湧,時掩峰頂,其情景便彷彿是那白雲自己佔據了東、西二嶺。又承“水清”寫二池:“明月誰分上下池”。天已向晚,一輪明月早已鑽出了雲縫,它一視同仁,不分上下,使兩池共嬋娟,而池水清澈,漾出了一雙月影。在這兩聯中,詩人將他詩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點,以奇特的想象和靈動的筆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觀景物染上了濃厚的主觀色彩,情態逼真,奇趣橫生,生動地展現了西菩寺的無限奇妙風光。

  頸聯的描寫,又變換了手法。詩人在遊目庭院、田野時,看見了累累秋實:初熟的小米、高粱,半熟的柑和桔,就重研丹青,為它們分別抹上了黑、黃、朱、綠四種較實物更為濃豔而鮮明的色彩,繪成了一幅色澤斑斕的秋色圖。入勝境而觀奇景、美景,詩人的遊覽之樂於此時便達到了極點,尾聯便直說其樂:人生這種登山臨水、探奇訪勝之樂,是要由老天爺踢給的,可千萬別讓小兒輩們隨隨便便得知箇中訊息。方其時,詩人似乎已全然忘卻了胸中深藏的許多煩惱了,實則非也。“天賦”已暗兜“天教”,分明有慨;而“莫遣”句,出自《晉書·王羲之傳》詩人之意為:自己的探勝幽趣,如果讓兒輩們知道,也會遭到非議,使人敗興。雖有這種言外之意在,又妙在比前首更為含蓄。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2、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0-61

創作背景

  這組詩寫於熙寧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時詩人年三十九。是年蘇軾因察看蝗災,過於潛,八月二十七日與毛、方二人同遊西菩提寺,作此二詩。   

參考資料:
1、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詩人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