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華陽洞阻雨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郭祥正

此洞昔無聞,人跡固稀到。一昨紫微遊,刻石記所好。

遂令天下知,遊者爭欲造。我方佩縣印,事閒慕高蹈。

聯鑣二三子,並堅松柏操。樽罍薄攜持,丁壯卻前導。

行行逼崖巔,紫翠射襟帽。方疑攀鬱蘿,又若堆海潦。

石門未及窺,忽值山雨暴。風雲暗衢路,雷電拆巖嶠。

蒼黃僕伕語,踴躍猿猱叫。黃泥濡衣裳,安得白日照。

初遊成歡愉,中險觸憤懊。佛舍距幾何,望望目睛眊。

擊鐙促疲馬,十步九攲倒。登堂亟就榻,釋子數相勞。

尋幽尚齟齬,處世信難料。暫眠稍蘇息,起坐復悲嘯。

寧非山鬼護,不使俗客眺。桓桓翠琰文,愈讀愈精妙。

名由今日新,跡入萬古耀。騏驥步莫追,駑駘志彌劭。

猶期六月來,散發避炎燎。一雨路阻絕,何以為壯少。

歸歟歌蕪詞,聊為起同調。

詩人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詩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號謝公山人、醉引居士、淨空居士、漳南浪士等。當塗(今屬安徽)人。皇祐五年進士,歷官祕書閣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請大夫等,雖仕於朝,不營一金,所到之處,多有政聲。一生寫詩1400餘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詩風縱橫奔放,酷似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