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歸·有懷北遊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張炎

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絃。瞥然飛過水鞦韆。清明寒食天。
花貼貼,柳懸懸。鶯房幾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鵑。江南二十年。

生活 回憶

譯文

譯文
金寶裝飾的車子,雄赳赳的駿馬,花團錦簇,絡繹不絕。笙簫在吹,箏琶在奏,揚起了一路香塵。牆頭池畔,不時掠過鞦韆的影子,正是清明寒食的時節。
盛開的花兒擠著挨著,碧綠的柳條脈脈低垂,我在那位人兒的屋子裡喝醉了酒,酣然睡去,總有好幾回了。那時候,我在沉醉中,哪裡相信會有“不如歸去”的事呢?然而,我到底又回到江南來了,而且已經整整二十年!

註釋
阮郎歸:詞牌名。調名用劉晨、阮肇故事。唐教坊曲有《阮郎迷》,疑為其初名。又名《醉桃園》等。雙調四十七字,平韻格。
鈿(diàn)車:用金寶裝飾的車子,古代富貴人家女子或歌女所乘。
瞥(piē)然:一閃而過。
貼貼:擠挨的樣子。
鶯房:指歌女的房間。
啼鵑:古人認為杜鵑鳥的叫聲像“不如歸去”。 “不信有啼鵑”意指不相信會分手而歸。

參考資料:

1、劉斯奮譯著.劉斯奮詩譯宋四家詞選 姜夔 張炎: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04-205頁

詩人張炎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陝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勳貴之後,前半生居於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後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雲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於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