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唯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
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
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氣悽愴。
三皇五帝前,雞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遠,職貢道已喪。
至今英雄人,高視見霸王。
併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
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
恐此復偶然,臨風默惆悵。

寫景 議論 抒情 憂國憂民

譯文

譯文
天帝在人間設下一些險阻,劍門之險雄居天下。
連綿的群山抱護著西南,山壁的石角指向北方。
兩崖如同相併的兩堵高牆,岩石的紋理刻畫出城郭的形狀。
這裡確乎是一人奮勇當關,百萬人馬無法靠前。
蜀地的珠玉財寶流向中原,連岷山、峨眉也為之氣色慘淡。
想那三皇五帝的時代,蜀地百姓安居樂業親密無間。
後代君王務以柔遠,設宮納貢致使淳樸的風俗中斷。
直到今天一些英雄豪傑,仍想據蜀稱霸分裂江山。
王者要併吞,霸者要割據,你爭我奪拼力相殘。
我要向天帝問罪,我要剷除這致亂的重山!
想到這種據險作亂的事情還會間或發生,我不禁臨風惆悵、惶恐無言。

註釋
劍門:即大劍山,在今四川劍閣縣。大小劍山間,有棧道七十里,叫做劍閣。
設險:天造地設的險要。
石角:山峰的巨石。
崇墉(yōng):高峻的城牆,用以形容兩崖。
城:指都色四周用作防禦的牆垣。郭:指外城。
關:指劍門山,山壁中斷如關口。傍,靠近。
珠玉:一作“珠帛”,指徵效的財物。中原:黃河中游地帶,這裡指代京都——朝廷所在地。
岷峨(mín é):岷山和峨眉山,岷山在四川北部,峨眉山在四川中南部。悽愴:悲傷。
三皇五帝:傳說中最古的一些帝王。三皇,說法不一,一般指燧人、伏羲、神農。見班固《白虎通》。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
后王:致夏商周三朝的君主。柔遠:語出《尚書·舜典》:“柔遠能邇。”指對邊遠地區實行安撫懷柔政策。
職貢:意思就是規定各地方擔負一定的勞役,按時交納一定的貢物。也就是勞役和斌稅。道:指上文所說先王時“雞犬各相放”的政治。
霸王:稱主稱霸。割據叫霸,統一天下叫王。
併吞:指王者,如秦始皇等。割據:指霸者,如公孫述、劉備等。
真宰:指天,古人以為天主宰萬物,故稱。
鏟疊嶂(zhàng):削平重疊的山巒。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2、鄧魁英.杜甫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51-152 3、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42-343

賞析

  這首詩的開始八句,突兀而起,描寫了作者初見劍門山那種驚愕的神態。如此奇險、雄壯的大山,真是地造天設。山山相連環繞西南,山上的石頭犄角都指向北方。兩崖高聳,彷彿牆壁,砌壘之狀,宛如城郭。只要有一個人怒而據守,即使百萬人也莫敢近前。這些生動的描寫,一方面是採用賦的手法,直接描繪山勢的雄奇、險要和壯偉,展現了壯闊巨集大的氣勢,十分形象,使人如臨其境。詩中用“險”字、“壯”字來形容劍門,全篇都從這二字生髮開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詩中採用了賦中有興的手法,寄寓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尤其是“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二句,意蘊豐厚,耐人尋味。”詩人從險峻的山勢中,已經清醒意識到,這樣險要的地理環境,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隨時都有脫離中央王朝,地方割據的危險。“石角”,表面是寫山,其實是象徵那些居心叵測的地方軍閥。

  在具體描寫的基礎上,作者針對時事,抒發議論。詩人先寫當前朝廷剝削百姓,珠玉等物日往中原,故蜀民窮困,以至岷山、峨眉山也為之氣色悽愴。其中“走”字系由《韓詩外傳》中化用而來,卷六雲:“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無足而至者,猶(同‘由’)主君好之也。”這就委婉曲折地指出了唐王朝對四川人民的苛斂和搜刮,從而揭示了天下致敵之由。之後,作者筆鋒一轉,又從歷史的角度抒發議論。回想上古時代,四川未通中原,那時人們不分彼此,連雞犬也是隨便放的。而夏商周之後,雖對遠方實行懷柔政策,但其設官受貢,開了後世苛捐猛徵之先,並且對跋扈之徒也逐漸失去了控制,致使地方軍閥高視闊步,稱王稱霸,彼此互不相讓,廝殺得難解難分。這些議論,句句是說歷史,而句句又聯絡著現實。

  最後四句,詩人直抒胸臆表達對發動戰爭,割據祖國之人的強烈憤怒,和對祖國前途的憂慮。詩人說:我要譴責天公,真想剷平這重山疊嶂;想到割據一方的事將來會不時發生,我不禁臨風惆悵、沉默無言了!這最後四句十分重要,是全詩的關鍵所在。“罪真宰”、“鏟疊嶂”云云,與篇首對險、壯的極力描寫,遙相呼應,使上面的描寫落到實處;“恐此復偶然”,又是對“併吞”、“割據”等議論的總結,並進一步表達了對今後形勢的憂慮。陳貽焮先生說:“詩人所慮者有二:一,劍門天險,利於軍閥扼險割據,古已有之,今亦難保無虞;二,天府之國,物產豐富,若誅求太過,難免結怨生亂。這也就是這首詩的主旨。”(《杜甫評傳》中卷)這深深的憂慮,使得全詩的結尾顯得更為沉鬱有力。然而,作者在最後一句,卻又有意宕開一筆,“臨風默惆悵”,生動地畫出了詩人慾言難言的形象,隱隱透露出無可奈何的情緒,給人以悠然意遠之感。詩歌突兀而起,經中間的轉折變化,到最後的稍稍宕開,全詩像狂瀾陡漲,騰挪跌宕百姓流轉,把作者心潮變化的過程,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從而領悟到雄奇闊大、蒼茫浩遠的詩意。

  杜甫在詩中議論,是開了宋人的以議論為詩先河,但杜甫的詩中議論也不同於一般宋詩。一方面,詩人的議論與景物和人事的描寫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議論建立在生動的形象之上,自然生髮。另一方面,作者在議論中融注著自己的激情,語語扣人心絃,因此毫不枯燥。再一方面,作者的議論處處針對著現實社會,因此毫不空泛。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71-273

創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唐王朝九節度的六十萬大兵潰於鄴城。唐王朝就此陷入分崩瓦解的局面。杜甫先從長安攜家眷遷往秦州同谷(今甘肅成縣),但杜甫在同谷居住不滿一個月,因生活困難,只好南赴成都。這首即在途中所寫。   

參考資料:
1、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42-343

2、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71-273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