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鸞謠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顧瑛

七寶城中夜吹笛,舞按白鸞三十隻。箇中小玉號細腰,尾拂廣陵秋月白。

伐毛脫骨秋風裡,素頸圓長尺有咫。中虛一竅混沌通,上有連珠七星子。

羿妻久閉結璘臺,弄玉求之遺簫史。調得仙家別鵠聲,吹落虎頭金粟耳。

桂園仙伯楊鐵翁,昔豢洞庭雙鐵龍。雌龍入海去不返,雄龍鰥處瓊林宮。

宮中夜夜泣寒雨,幽咽悲啼作人語。燃犀莫照玉鏡臺,買絲難系藍橋杵。

虎頭憐之為媾婚,並刀剪紙招鸞魂。鸞之來兮洞房曉,恍然枕蓆生春溫。

鐵仙翁,笑拍手,左瓊瓊,右柳柳。瓊瓊細舞柳柳歌,起勸虎頭三進酒。

畫堂龜甲開屏風,翠煙凝暖春雲濃。大瓶酒瀉鸚鵡綠,滿頭花插鴛鴦紅。

鸞兮運居巢,龍兮弄橫竹。君山月落大江秋,黃姑星殞昆岡玉。

不須再奏合歡辭,且聽和鸞太平曲。太平曲,斷還續,一轉一拍相節促。

諧宮協徵宣八風,寒谷能令生五穀。鸞龍臺上鳳皇來,萬歲八音調玉燭。

詩人顧瑛
    (1310—1369)元崑山人,一名德輝,又名阿瑛,字仲瑛,號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築園池名玉山佳處,日夜與客置酒賦詩,四方學士鹹至其家。園池亭榭之盛,圖史之富,冠絕一時。嘗舉茂才,授會稽教諭,闢行省屬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欲強以官,乃去隱嘉興之合溪。母喪歸,士誠再闢之,遂斷髮廬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