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懷古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王惲

邇迤伍城郡,背水猶陳圖。魏陵廢已久,磅礴如覆盂。

草樹慘不春,穿穴狐狸墟。我來登其顛,懷古心躊躇。

憶當戰國際,安釐亦狂且。澤麋被皋比,坐為秦人驅。

敗亡自此始,保邦何乃疏。不知身後藏,安用書十車。

上窺姒與商,下逮蒼周書。零亂竹簡光,詭說何紛拿。

徵南辨已詳,多出行怪徒。稽古不適正,死為毛穎誣。

其中亟當辨,阿衡被夷誅。孔子修六經,亦已防姦汙。

大書一德後,薨葬開亳都。在易最奇法,安取理所無。

茲焉萬世程,洋洋真聖謨。何煩事幽賾,致遠泥所趨。

長歌望陵去,樂過風乎雩。

詩人王惲
    王惲(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鐵穆耳三代著名諫臣。其書法遒婉,與東魯王博文、渤海王旭齊名。著有《秋澗先生全集》。散曲創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縣去世,終年七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