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張清夫還吳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範梈

新雨不作泥,鉤輈樹上啼。征夫懷遠路,家在太湖西。

別家今幾度,楊柳江邊樹。念鄉車輪下,漸是中年路。

萬事中年尚可期,人生且莫長別離。長別離,向何方。

九江落花清浦香,王雎斑斑鳧乳黃。南望不見三高堂,奈何遊子思故鄉。

我家諸公濟時早,功成身退合天道。當時未必知者賢,挽不回之臥煙島。

後來閱盡虧成事,始識從之去時好。我不能赤手縛虹霓,又不能委身同草木。

生逢堯舜世,肯受泥塗辱。昨者誤奮龍門雷,蝘蜓嘲之自雲足。

憂來舉觴酹白日,唯有皇天照空谷。張公子,吳江生,我有千載意,不羨身後名。

為君寫作贈行曲,曲中鏗戛難為明。君行不聽我意平,明日買船棹秋聲。

亦欲東下窺蓬瀛,飄然此去白玉京,須卿禹穴來相迎。

相迎未見須相待,客行雖遲心未改。

詩人範梈
    範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員、詩人,與虞集、楊載、揭傒斯齊被譽為“元詩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機,人稱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歷官翰清江林院編修、海南海北道廉訪司照磨、福建閩海道知事等職,有政績,後以疾歸。其詩好為古體,風格清健淳樸,用力精深,有《範德機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