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歌,為貢供奉作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範梈

朝望宣城,夕企雲林。掃花釣月,清我閒心。城東之山倚天碧,手捫南鬥近咫尺。

幽人築堂面山坐,絕似謝公故時宅。謝公今何在,蒼苔剪行跡。

調笙誦新詩,流水照白石。看水作明鏡,年光靜來往。

夜深敬亭雨,坐見南湖長。清風被長阪,鳥度蒹葭響。

雲之林兮不可攀,中有青猿白鶴相盤桓。林之雲兮不可縛,時來宿我青簷端。

昂藏老仙人,抱劍臥山側。憶在中華時,相逢發未白。

問之不笑亦不言,阿蒙中子瀛洲客。卻起遺我寶字書,依稀攝精煉魂魄。

相期後天無極年,共爾守之合自然,專氣還得同飛仙。

未登雲林堂,試作雲林歌。嗟我久客意衰邁,雲林雲林奈若何。

詩人範梈
    範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員、詩人,與虞集、楊載、揭傒斯齊被譽為“元詩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機,人稱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樹)人。歷官翰清江林院編修、海南海北道廉訪司照磨、福建閩海道知事等職,有政績,後以疾歸。其詩好為古體,風格清健淳樸,用力精深,有《範德機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