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痴庵柴頭陀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方回

蕭樑宗補闕,棄官為頭陀。一篇息心銘,至今猶永歌。

不愛紫綬黃金帶,不愛雕鞍白玉珂。草椽布衲,一筇一蓑。

臺城一旦甑墮地,公卿麋爛僨干戈。當時獨有宗無名,翛然野鶴山之阿。

今代柴痴庵,獨把竹帚柄。待掃眾生塵,同作大圓鏡。

不肉不飢,不綿不冷。太室為衾,大塊為枕。一飯不再餐,一茶不再飲。

脫袍擲笏作百姓,十年悟道保真性。昭文大學湛然翁,半夜室中傳祖印。

無求於世長精神,自淨其心延壽命。野狐禪子落邪蹊,唯我痴庵獨也正。

向來解後逢痴庵,贈我竹為帚者三。一掃嗔,二掃貪。

惟有一病掃不得,兩痴相值同酸鹹。雖然我更有一帚,建立天地同不朽。

掃愁掃鬧掃是非,其帚何名名曰酒。

詩人方回
    (1227—1307)宋元間徽州歙縣人,字萬里,號虛谷。幼孤,從叔父學。宋理宗景定三年進士。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之疏。後官知嚴州,以城降元,為建德路總管。尋罷歸,遂肆意於詩。有《桐江集》、《續古今考》,又選唐宋以來律詩,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