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吳君藜青書扇戲題長歌一篇並約賞菊原文賞析

朝代清代 詩人祝廷華

故人昨自吳門來,江山晴朗歡顏開。故人之來何所事,吁嗟噫嘻為戚死。

死者已矣生何堪,故人當食忘肥甘。我心匪石亦爾爾,況共師承言在耳。

鑄成大錯朋舊驚,縱談往事殊不平。幸哉天日已重見,掀髯笑識春風面。

東籬秋菊正發花,雲霞璀璨紛奇葩。本來折簡已相約,既見君子尤歡洽。

矧復惠我瓊瑤詞,所求乎友君先施。展誦再三手不釋,玉潤珠圓倍心折。

江郎天予生花筆,摹寫鐘王更精絕。攜入花房藏案頭,寶光夜奪珊瑚鉤。

君來賞花未悅目,我先賞詩飽眼福。有詩無花詩固佳,有花得詩興益賒。

月之五日日卓午,歡迓高朋過花圃。一年一度樂應時,君既遄歸其勿辭。

君言小阮約已諾,屆時到否君毋速。餘謂君抱梅花骨,得毋看菊嫌蕭瑟。

是以蕭齋片刻娛,叮嚀至再猶踟躕。今裁尺素通殷勤,願整甲冑迎參軍。

先生愛梅我愛菊,請豁吟眸一寓目。

詩人祝廷華
    字丹卿,號顏丞,出身望族,十九歲中秀才,光緒廿八年中舉,翌年登進士。選為吏部文選主事。目睹清廷腐敗,以祖母病乞歸。任江陰勸學所所長,致力於地方教育和實業事業。大力發展城鄉教育。辛亥革命參加同盟會,任分部部長。民國十三年,發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詩鈔、先哲遺書二十餘種。為傳承與發展文化作出了貢獻。淪陷時期,日偽威脅利誘,主持維持會,均遭其嚴詞拒絕。民國廿八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