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和玉佛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魯迅

寂寞空城在,倉皇古董遷。
頭兒誇大口,面子靠中堅。
驚擾詎言妄?奔逃只自憐。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錢。

諷刺

譯文

譯文
寂寞冷落的北京城依然還在,大批文物倉皇中被盜運出城。
頭兒誇下抗日海口已成泡影,用大學生掩飾他們賣國罪行。
青年學生為抗日救亡奔走呼號,怎能責怪他們妄自驚擾逃奔。
學生該自嘆不如一尊白玉佛,竟賤到不值一文錢遭人看輕。

註釋
玉佛:北京團城承光殿中的白玉佛,高五尺,用白玉雕成。
空城:北京城。
倉皇:匆促而慌張。古董遷:國民黨將珍藏在故宮的大批文物運到南京。
頭兒:指國民黨首腦。
面子:指國民黨的面子及行動。中堅:核心力量。指當時的大學生。
驚擾:驚動擾亂。詎(jù)雲:怎麼說。妄:荒繆,輕率。
嗟:嘆息。玉佛:這裡代指貴重的金銀財寶。
不值一文錢:指大學生們嘆息自己不如玉佛值錢。

參考資料:

1、吳傳玖.魯迅詩譯讀:崑崙出版社,2005年:101頁 2、金鷹.橄欖小集.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年:388頁 3、葛新.魯迅詩歌譯註:學林出版社,1993年:157頁

賞析

  首聯為工整的流水對,概述了偽教育部電文的內容,點明形勢,為下文的駁斥張本。頷聯也是一組對偶句,從統治者方面批駁所謂“中堅分子”的荒謬。頸聯直接引出電文原文,從學生方面據理反詰,揭露了國民黨消極抗日派的汙陷栽髒。尾聯將玉佛與學生對比,活現出他們“倉皇古董遷”的卑鄙可恥的本質。篇末點題,擊中要害。由此可見,本詩有如春筍揭殼,層層遞進,首設全軀,結顯原形。對比手法的運用,是本詩突出的特點。詩的標題就揭示了主旨——學生和玉佛,二者命運截然不同。玉佛可以賣錢,即使“倉皇”逃命,也不忘“遷”走,學生抗日,反被血口噴誣。官樣文章說,“面子靠中堅”,究其實,卻是“不值一文錢”,事實常沒有字面這麼好看。”

  全詩語言平實淺顯,作者在詩中表現的諷刺辛辣、深刻,巧妙地將一些平時的報章雜誌新聞中的用語都搬入此詩,愈顯得諷刺的力量,如“中堅”、“驚擾”、“詎容”、“妄”等。同時,通過學生和玉佛的命運的對比,更顯出國民黨政府當局的腐敗無能和利慾薰心。而學生和玉佛的命運,只是當時國亂時危的動盪中國的一個縮影,具典型性,活畫了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下中國的社會現實,以及統治者對人民的生命的視如草芥的行徑。

  此詩猶如一篇駁論性的文藝雜文。作者善於從反面材料中提煉出若干要點,逐一加以批駁。畫龍點睛,要言不繁,抓住本質,鏡無遁形。幽默和詼諧,滲透在字裡行間,筆鋒所至,入木三分。

參考資料:

1、謝邦華 張純武 俞瑞華.魯迅舊詩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183頁 2、林偉.魯迅詩歌注析: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12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33年1月30日,出自雜文《學生和玉佛》。當時北平局勢十分危急,國民政府擔心北平保不住,故將大量的文物運到南京,防止被日軍搶奪。當局以“戰略關係”和“誘敵深入”為藉口,放棄北平,既不準大學生愛國請願,又不准他們逃難。於是以此為話題,創作此詩予以諷刺。   

參考資料:
1、孫志軍.魯迅詩歌全集: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141頁

2、蔡景仙.近現代詩詞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207頁

賞析

  首聯為工整的流水對,概述了偽教育部電文的內容,點明形勢,為下文的駁斥張本。頷聯也是一組對偶句,從統治者方面批駁所謂“中堅分子”的荒謬。頸聯直接引出電文原文,從學生方面據理反詰,揭露了國民黨消極抗日派的汙陷栽髒。尾聯將玉佛與學生對比,活現出他們“倉皇古董遷”的卑鄙可恥的本質。篇末點題,擊中要害。由此可見,本詩有如春筍揭殼,層層遞進,首設全軀,結顯原形。對比手法的運用,是本詩突出的特點。詩的標題就揭示了主旨——學生和玉佛,二者命運截然不同。玉佛可以賣錢,即使“倉皇”逃命,也不忘“遷”走,學生抗日,反被血口噴誣。官樣文章說,“面子靠中堅”,究其實,卻是“不值一文錢”,事實常沒有字面這麼好看。”

  全詩語言平實淺顯,作者在詩中表現的諷刺辛辣、深刻,巧妙地將一些平時的報章雜誌新聞中的用語都搬入此詩,愈顯得諷刺的力量,如“中堅”、“驚擾”、“詎容”、“妄”等。同時,通過學生和玉佛的命運的對比,更顯出國民黨政府當局的腐敗無能和利慾薰心。而學生和玉佛的命運,只是當時國亂時危的動盪中國的一個縮影,具典型性,活畫了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下中國的社會現實,以及統治者對人民的生命的視如草芥的行徑。

  此詩猶如一篇駁論性的文藝雜文。作者善於從反面材料中提煉出若干要點,逐一加以批駁。畫龍點睛,要言不繁,抓住本質,鏡無遁形。幽默和詼諧,滲透在字裡行間,筆鋒所至,入木三分。

參考資料:

1、謝邦華 張純武 俞瑞華.魯迅舊詩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183頁 2、林偉.魯迅詩歌注析: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112頁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33年1月30日,出自雜文《學生和玉佛》。當時北平局勢十分危急,國民政府擔心北平保不住,故將大量的文物運到南京,防止被日軍搶奪。當局以“戰略關係”和“誘敵深入”為藉口,放棄北平,既不準大學生愛國請願,又不准他們逃難。於是以此為話題,創作此詩予以諷刺。   

參考資料:
1、孫志軍.魯迅詩歌全集:長江文藝出版社,2007年:141頁

2、蔡景仙.近現代詩詞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207頁

詩人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