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送灶即事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魯迅

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

節日 習俗

譯文

譯文
供品僅有一隻雞,僅有膠牙糖,僅有一瓣香,只因家中困頓,典當衣物度日。
家窮,沒有值錢物品可當,祭供物品不豐,不是故意缺少黃羊作祭。

註釋
送灶:民俗,民間每年臘月二十三日要送灶神。傳說灶神一年一度要在這一天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工作。因此這天晚上要舉行送灶神的祭典。即事:見事即興而作。
只雞:一隻雞。以及後面的膠糖、瓣香、黃羊等均為送灶供品。膠牙糖:魯迅撰有《送灶日漫筆》一文,其中說:“灶君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裡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糖’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餳,糖。
典衣:1896年10月魯迅父親周伯宜長期患病後逝世,家中由小康轉入困頓,要靠“典衣”(典當衣物)來接續生活。瓣香:焚香插入爐中,散似瓜瓣。
長物:多餘的值錢物品。
黃羊:黃色,無角,似獐鹿,西北青藏等地出產。一說祭黃羊可致富。
參考資料:

1、吳海發.魯迅詩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7-8頁 2、劉揚烈 劉建芬.魯迅詩歌簡論:重慶出版社,1983年:199頁

賞析

  前兩句詩一方面揭穿了軍閥們靠“請吃飯”玩弄陰謀詭計;一方面提出用膠牙糖粘嘴的事來,也是對灶神的無情嘲弄。這裡,首句列出兩件祭物,次句卻有著深刻的寓意。“典衣供瓣香”,聯絡上句,瓣香、膠牙糖以及“只雞”,原來俱是“典衣”的結果。它即反映出當時人民的貧困窘境;也揭示出封建迷信(敬神)與貧窮之間的尖銳矛盾。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這兩句詩,以極其形象的事物生動地反映出當時農村破產,勞動人民家無隔宿之糧的慘淡情景。祭神,對被“神權”統治尚未覺醒的農民來說。是看成一件禍福攸關大事的;但是,典盡衣物,頂多也只能殺一隻雞,備一點膠牙糖,一些香燭,哪裡還能買得起更貴重的黃羊。“豈獨”二字,含意深沉,一方面表示在“家中無長物”的情況下,辦不起黃羊來祭灶;另一方面也表示出不想靠祭灶來改變現狀、也不可能改變現狀的意思。

  這首詩雖簡短,但卻透視出當時中國農村破產、農民家徒四壁的一面生活側影。通過庚子送灶這件看似極平常的事物,深刻地表現出封建迷信對勞動人民的危害,和作者對這一事物的鮮明態度。

  全詩四句語言淺顯通俗,一二句只雞、膠牙糖、瓣香看似平列,因皆出之以“典衣”,不僅使這十個字結聯成體,具備了一個完整的意思,而且具有振起全詩的作用。三句是一直白,對上句是進一步的渲染和深化。第四句是整首的主腦,篇終見意,從思想和藝術兩方面看,這句達到了完美的結合,耐人尋索,韻味無窮。

參考資料:

1、蔡景仙.近現代詩詞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167-168頁

創作背景

  謝邦華 張純武 於瑞華.魯迅舊詩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7-10頁這首詩作於1901年2月11日晚上,也就是舊曆1900年庚子臘月二十三——舊俗所謂祭灶日之夜。   

參考資料:
1、倪墨炎.魯迅舊詩淺說(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8頁

2、蔡景仙.近現代詩詞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167-168頁

賞析

  前兩句詩一方面揭穿了軍閥們靠“請吃飯”玩弄陰謀詭計;一方面提出用膠牙糖粘嘴的事來,也是對灶神的無情嘲弄。這裡,首句列出兩件祭物,次句卻有著深刻的寓意。“典衣供瓣香”,聯絡上句,瓣香、膠牙糖以及“只雞”,原來俱是“典衣”的結果。它即反映出當時人民的貧困窘境;也揭示出封建迷信(敬神)與貧窮之間的尖銳矛盾。

  “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這兩句詩,以極其形象的事物生動地反映出當時農村破產,勞動人民家無隔宿之糧的慘淡情景。祭神,對被“神權”統治尚未覺醒的農民來說。是看成一件禍福攸關大事的;但是,典盡衣物,頂多也只能殺一隻雞,備一點膠牙糖,一些香燭,哪裡還能買得起更貴重的黃羊。“豈獨”二字,含意深沉,一方面表示在“家中無長物”的情況下,辦不起黃羊來祭灶;另一方面也表示出不想靠祭灶來改變現狀、也不可能改變現狀的意思。

  這首詩雖簡短,但卻透視出當時中國農村破產、農民家徒四壁的一面生活側影。通過庚子送灶這件看似極平常的事物,深刻地表現出封建迷信對勞動人民的危害,和作者對這一事物的鮮明態度。

  全詩四句語言淺顯通俗,一二句只雞、膠牙糖、瓣香看似平列,因皆出之以“典衣”,不僅使這十個字結聯成體,具備了一個完整的意思,而且具有振起全詩的作用。三句是一直白,對上句是進一步的渲染和深化。第四句是整首的主腦,篇終見意,從思想和藝術兩方面看,這句達到了完美的結合,耐人尋索,韻味無窮。

參考資料:

1、蔡景仙.近現代詩詞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167-168頁

創作背景

  謝邦華 張純武 於瑞華.魯迅舊詩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7-10頁這首詩作於1901年2月11日晚上,也就是舊曆1900年庚子臘月二十三——舊俗所謂祭灶日之夜。   

參考資料:
1、倪墨炎.魯迅舊詩淺說(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8頁

2、蔡景仙.近現代詩詞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167-168頁

詩人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