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原文賞析

朝代近現代 詩人毛澤東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難為久,春來反凋殘。 殘固不堪殘,何須自尋煩?花落自有花開日,蓄芳待來年。

詠物 悼亡 抒情

譯文

譯文
冬日寒窗前只有梅樹孤零零佇立,它總在百花開放之前開放。只可惜那綻放的花朵難以持久,春天一到就已全部凋殘。
本來要凋謝的總要凋謝,人又何必自尋愁煩?花落花開自有它的時間,蓄積的芬芳只待明年再次開放。

註釋
疏枝句:化用宋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線,暗香浮動月黃昏”語意,以梅喻艾地。
固:本來。堪:禁受;能。
花落句:傳宋嚴蕊《卜算子》“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

參考資料:
1、中國世界史研究網.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以詠梅寄情的比興手法,悼念了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同時也激勵了廣大無產階級革命者以及詩人自己對革命必勝的信心。

  上闋寫深冬的梅花橫斜傲岸於窗前;並以擬人手法,用一個“笑”字來形容梅花的無盡風采。梅花含笑盛開於“百花”之前,而 “百花”當是指萬紫千紅的春日。寒梅頂著盛大的春天,但可惜這梅花的笑容難以持久,到了春天就凋零了。詩人在這裡,借梅花的開與落這一自然景觀,道出了內心的哀思。

  艾地同志以及他所領導的印尼共產黨當時在印尼正如日中天,形勢一片大好,但沒想到情況陡 地發生逆轉,眼見就要來臨的大好春光反而凋殘了,革命之火被撲滅了——但艾地同志的音容笑貌卻不斷地浮現在詩人的眼前。

  下闋,詩人表面上仍是寫初春調殘的梅花總是會凋殘的,要凋殘就凋殘吧,賞花人何必自尋煩惱,花開花落有它自己的規律,花兒蓄積的芬芳在等待第二年盛開。

  除了這表面一層寫景外,詩人也在此寄寓了另一層深意。

  詩人將自己悲痛的感情作了一個調整,勉勵自己與勉勵其他同志,不應一 味沉湎於悲哀之中,為愁煩所困擾。該失去的自會失去,但只要不懈奮鬥,總會有所得的。並從中昇華出一個道理:共產主義戰士前 赴後繼,是不可能被徹底摧毀的;失敗中也有教訓,也孕育著成功。我們不應為印尼共產黨短暫的挫折而深深憂愁、不能自拔。就像 年復一年蓄積著芬香的梅花一樣,他們也正在蓄積著更大的力量,他們終會有得勝的一天。

  在全詩最後一句中,詩人引領我們向上升起,讓我們心中豁然明亮起來,而不是在悲哀中暗下去;使我們滿懷希望,再次充滿革命的鬥志與豪情。

參考資料:

1、中國世界史研究網.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

創作背景

  1965年9月30日,以蘇加諾總統警衛部隊第三營營長翁東中校為首的一批左翼軍官,10月1日,軍人集團終於篡奪了國家權力,並對印尼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進行了血腥的鎮壓。艾地同志也在這場大屠殺中犧牲了。當毛澤東主席得知印尼所發生的一切以及他的國際戰友艾地不幸遇難的訊息後,禁不住吟詞一首以寄哀思。   

參考資料:
1、中國世界史研究網.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

賞析

  詩人在這首詩中,以詠梅寄情的比興手法,悼念了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同時也激勵了廣大無產階級革命者以及詩人自己對革命必勝的信心。

  上闋寫深冬的梅花橫斜傲岸於窗前;並以擬人手法,用一個“笑”字來形容梅花的無盡風采。梅花含笑盛開於“百花”之前,而 “百花”當是指萬紫千紅的春日。寒梅頂著盛大的春天,但可惜這梅花的笑容難以持久,到了春天就凋零了。詩人在這裡,借梅花的開與落這一自然景觀,道出了內心的哀思。

  艾地同志以及他所領導的印尼共產黨當時在印尼正如日中天,形勢一片大好,但沒想到情況陡 地發生逆轉,眼見就要來臨的大好春光反而凋殘了,革命之火被撲滅了——但艾地同志的音容笑貌卻不斷地浮現在詩人的眼前。

  下闋,詩人表面上仍是寫初春調殘的梅花總是會凋殘的,要凋殘就凋殘吧,賞花人何必自尋煩惱,花開花落有它自己的規律,花兒蓄積的芬芳在等待第二年盛開。

  除了這表面一層寫景外,詩人也在此寄寓了另一層深意。

  詩人將自己悲痛的感情作了一個調整,勉勵自己與勉勵其他同志,不應一 味沉湎於悲哀之中,為愁煩所困擾。該失去的自會失去,但只要不懈奮鬥,總會有所得的。並從中昇華出一個道理:共產主義戰士前 赴後繼,是不可能被徹底摧毀的;失敗中也有教訓,也孕育著成功。我們不應為印尼共產黨短暫的挫折而深深憂愁、不能自拔。就像 年復一年蓄積著芬香的梅花一樣,他們也正在蓄積著更大的力量,他們終會有得勝的一天。

  在全詩最後一句中,詩人引領我們向上升起,讓我們心中豁然明亮起來,而不是在悲哀中暗下去;使我們滿懷希望,再次充滿革命的鬥志與豪情。

參考資料:

1、中國世界史研究網.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

創作背景

  1965年9月30日,以蘇加諾總統警衛部隊第三營營長翁東中校為首的一批左翼軍官,10月1日,軍人集團終於篡奪了國家權力,並對印尼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進行了血腥的鎮壓。艾地同志也在這場大屠殺中犧牲了。當毛澤東主席得知印尼所發生的一切以及他的國際戰友艾地不幸遇難的訊息後,禁不住吟詞一首以寄哀思。   

參考資料:
1、中國世界史研究網.卜算子·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

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