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發還零陵原文賞析

朝代南北朝 詩人鄒浩

我自罪大當投荒,君胡為乎亦遑遑。馬蹄舟楫困川陸,省定違離萱草堂。

由來孤操絕流俗,屹與巨鎮遙相望。洞庭以南渺無際,氣象突兀收湖湘。

平時事事不入眼,惟恐有愧如毫芒。色難直到古人處,以其緒餘均四旁。

餘波邂逅亦及我,使我方寸失感傷。我親白髮照閭里,我身局蹐瘴癘鄉。

兩兒隨母仍舊寄,骨肉星散知幾方。乾坤子初無薄厚,恩為雨露威雪霜。

二柄交持不偏用,萬匯生成如審量。我雖棄擲五嶺外,亦必有日蒙恩光。

故人亭邊是歸路,尚得握手輸中腸。將分無可為君語,獨有高義無時忘。

詩人鄒浩

      鄒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歸裡後於周線巷住處闢一園名“道鄉”,故自號道鄉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生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歲。元豐五年(1082)進士,調揚州潁昌府教授。呂公著、範純仁為郡守,皆禮遇之。哲宗朝,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獨相用事,浩露章數其不忠,因削官,羈管新州。徽宗立,復為右正言,累遷兵部侍郎兩謫嶺表,復直龍圖閣。卒諡忠,學者稱道鄉先生。浩著《道鄉集》四十卷,《四庫總目》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