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金吾花下飲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勝地初相引,餘行得自娛。見輕吹鳥毳,隨意數花須。
細草稱偏坐,香醪懶再酤。醉歸應犯夜,可怕李金吾。

飲酒

譯文

①江總詩:“名山極歷覽,勝地殊留連。”《世說》:王衛軍雲:“酒正引人著勝地。”
②《列子》:“徐行而云。”《莊子》:“鼓琴足以自娛。”
③毳,鳥細毛也。《韓詩外傳》:“背上之毛,腹下之毳。”張九齡詩:“簷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
④須,花心須也。潘岳《安石榴賦》:“細的點乎細須。”
⑤鮑照詩:“北園有細草。”【趙注】偏稱,言偏宜。公詩常用“偏”字,如偏勸、偏醒、偏秣。
⑥香醪,注別見。《詩》:“無酒酤我。”
⑦《前漢書》:陳孟公日醉歸。《世說》:王安期作東海郡吏,錄一犯夜人來。
⑧韋述《西京記》:京城街衢,有金吾曉瞑傳呼,以禁夜行,唯正月十五夜,敕許金吾馳禁,前後各一日。《前漢·百官志》:漢武帝更中衛尉名為執金吾。顏師古注:“金吾,鳥名也。主闢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備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後漢·志》應劭注:執金吾以御非常,吾,猶御也。徐陵詩云“非但執金吾”,孔奧詩云“無勝執金吾”,皆用在結句,此詩句法似之,若作“李金吾”,反直致矣。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王臨川詩云:“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此與杜詩“見經吹鳥毳,隨意數花須”,今意何異?予詩云:“雲移鳥滅沒,風霽蝶飛翻。”此與東坡“飛鴻群往,白鳥孤沒”,作語何異?茲可與智者道,不可與愚者說也。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