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閬州領妻子卻赴蜀山行三首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汩汩避群盜,悠悠經十年。不成向南國,復作遊西川。
物役水虛照,魂傷山寂然。我生無倚著,盡室畏途邊。
長林偃風色,回覆意猶迷。衫裛翠微潤,馬銜青草嘶。
棧懸斜避石,橋斷卻尋溪。何日干戈盡,飄飄愧老妻。
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僕伕穿竹語,稚子入雲呼。
轉石驚魑魅,抨弓落狖鼯。真供一笑樂,似欲慰窮途。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