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裡)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慘淡風雲會,乘時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經綸。
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雜耕心未已,歐血事酸辛。
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屯。錦江元過楚,劍閣復通秦。
舊俗存祠廟,空山立鬼神。虛簷交鳥道,枯木半龍鱗。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閭閻兒女換,歌舞歲時新。
絕域歸舟遠,荒城繫馬頻。如何對搖落,況乃久風塵。
孰與關張並,功臨耿鄧親。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
遲暮堪帷幄,飄零且釣緡。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巾。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