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為韋偃雙鬆圖歌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杜甫

天下幾人畫古鬆,畢巨集已老韋偃少。
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
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
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
鬆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
偏袒右肩露雙腳,葉裡松子僧前落。
韋侯韋侯數相見,我有一匹好東絹。
重之不減錦繡段,已令拂拭光凌亂。
請公放筆為直幹。

題畫詩 讚美 意境

譯文

譯文
天下有幾人精於畫古鬆?畢巨集已老韋偃還年輕。
畫成停筆便覺鬆梢長風起,滿堂觀者無不動容嘆神奇。
兩株古鬆暴裂著長滿苔蘚的皮,盤繞的高枝有如青鐵交錯而屈曲。
剝蝕的樹幹好像龍虎的白骨,陰森的樹葉好像低垂的雷雨。
鬆很處一位西域僧人在靜息,眉發斑白神情超脫無拘羈。
袒露右肩光著雙腳,身前松子落滿地。
韋侯啊韋侯儘快來相見,我有一匹好素絹。
其價不亞於錦繡緞,舒展時把那光影亂。
我已讓人把它修飾得平展,請您揮筆畫直幹。

註釋
韋偃(yǎn):《歷代名畫記》“偃”作“鷃”,是唐代著名畫家,本為京兆人,後寓居於蜀。
畢巨集:當時著名畫家,善畫古鬆奇石,天寶年間官為御史,後拜給事中。
絕筆:謂畫成而擱筆。長風起纖末:形容此畫之筆力勁健,風格高舉。
嗟(jiē):讚歎。
屈鐵:比喻松枝彎曲而色黑如鐵。
太陰:這裡指陰森黑暗。
胡僧:西域僧人。憩(qì):休息。
龐眉皓首:長眉白頭。住著:佛教用語,即執著。
偏袒(tǎn)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韋侯:即韋偃。數:快。
東絹:四川鹽亭縣有鵝溪,縣出絹,謂之鵝溪絹,亦名東絹。
錦繡段:精美的絲織品。
光凌亂:指素絹舒展時光影凌亂的樣子。
直幹:指樹幹挺拔的松樹。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2 2、王新龍.杜甫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104-105 3、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賞析

  此詩起句語調平緩,“天下幾人畫古鬆,畢巨集已老韋偃少”總出韋偃善畫鬆且正當年,接著,突然發出警語:“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是說當韋偃畫成擱筆的時候,松樹梢末忽起清風,滿堂觀畫的人都為之動色,驚歎鬆畫的神妙。這與“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的驚人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體描繪韋偃《雙鬆圖》中的景象,詩境即是畫境。“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意思長滿苔蘚的雙松樹皮,已經坼裂,屈曲如鐵的松枝,交錯迴環。“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詩意,就“皮裂”和“枝回”作進一步的形象描繪。“白摧朽骨龍虎死”,是指鬆皮坼裂的枝幹好象龍虎的朽骨,韋偃用枯淡的筆法畫枝幹,所以說“白摧”。“黑入太陰雷雨垂”,形容迴環枝幹上的松葉,好像下垂的陰雲雷雨,韋偃用濃潤的筆觸畫樹蔭,因此稱“黑入”。“鬆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寫松下入定僧,神態宛然。鬚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雙腳任其袒露,寂無聲息,似乎在休憩,連松葉中的松子掉下來也不知道。

  詩人喜愛韋偃的鬆畫,於是備絹求畫。“韋侯韋侯數相見”,可見詩人與韋偃已是熟識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減錦繡段”的“好東絹”,請畫家縱筆作畫。韋偃畫鬆,以屈曲見奇,畫直幹鬆就難以顯示出他畫技的長處,杜甫卻請求他“放筆為直幹”,這裡是說:你能縱筆畫直乾的松樹嗎?強人所難,戲之也。也可見兩人交情深厚。全詩別無“戲”意,直到結句才照應題上的“戲”字。

  題畫詩最基本的藝術要求是,詩人應當進入畫的實境中,把繪畫美轉化為詩藝美。此詩開頭四句和結尾五句,從《雙鬆圖》的藝術效果著筆,渲染韋偃畫藝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詩人的極大興致,出絹求畫。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寫《雙鬆圖》的畫面,畫的實境是雙鬆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繪雙鬆宛轉盤曲之態、煙霞風雲之變,著力表現鬆的奇崛之美;後四句,描摹松下老僧瀟灑脫俗的神情,著力再現人物的靈異之美。鬆之奇崛和僧之靈異,融為一體,構成整幅《雙鬆圖》的繪畫美。詩人用詩的語言再現了它們,造成了奇峭的詩境美。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99-300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韋偃善畫鞍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畫錄》:“(韋偃)畫高僧、松石、鞍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後,就與韋偃相識,這首題畫詩,就作於這個時候。   

參考資料:
1、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2、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99-300

賞析

  此詩起句語調平緩,“天下幾人畫古鬆,畢巨集已老韋偃少”總出韋偃善畫鬆且正當年,接著,突然發出警語:“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是說當韋偃畫成擱筆的時候,松樹梢末忽起清風,滿堂觀畫的人都為之動色,驚歎鬆畫的神妙。這與“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的驚人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體描繪韋偃《雙鬆圖》中的景象,詩境即是畫境。“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意思長滿苔蘚的雙松樹皮,已經坼裂,屈曲如鐵的松枝,交錯迴環。“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詩意,就“皮裂”和“枝回”作進一步的形象描繪。“白摧朽骨龍虎死”,是指鬆皮坼裂的枝幹好象龍虎的朽骨,韋偃用枯淡的筆法畫枝幹,所以說“白摧”。“黑入太陰雷雨垂”,形容迴環枝幹上的松葉,好像下垂的陰雲雷雨,韋偃用濃潤的筆觸畫樹蔭,因此稱“黑入”。“鬆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寫松下入定僧,神態宛然。鬚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雙腳任其袒露,寂無聲息,似乎在休憩,連松葉中的松子掉下來也不知道。

  詩人喜愛韋偃的鬆畫,於是備絹求畫。“韋侯韋侯數相見”,可見詩人與韋偃已是熟識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減錦繡段”的“好東絹”,請畫家縱筆作畫。韋偃畫鬆,以屈曲見奇,畫直幹鬆就難以顯示出他畫技的長處,杜甫卻請求他“放筆為直幹”,這裡是說:你能縱筆畫直乾的松樹嗎?強人所難,戲之也。也可見兩人交情深厚。全詩別無“戲”意,直到結句才照應題上的“戲”字。

  題畫詩最基本的藝術要求是,詩人應當進入畫的實境中,把繪畫美轉化為詩藝美。此詩開頭四句和結尾五句,從《雙鬆圖》的藝術效果著筆,渲染韋偃畫藝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詩人的極大興致,出絹求畫。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寫《雙鬆圖》的畫面,畫的實境是雙鬆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繪雙鬆宛轉盤曲之態、煙霞風雲之變,著力表現鬆的奇崛之美;後四句,描摹松下老僧瀟灑脫俗的神情,著力再現人物的靈異之美。鬆之奇崛和僧之靈異,融為一體,構成整幅《雙鬆圖》的繪畫美。詩人用詩的語言再現了它們,造成了奇峭的詩境美。

參考資料:

1、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99-300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肅宗上元元年(760)。韋偃善畫鞍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畫錄》:“(韋偃)畫高僧、松石、鞍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後,就與韋偃相識,這首題畫詩,就作於這個時候。   

參考資料:
1、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2、周嘯天 等.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99-300

詩人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