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韓愈

相公罷論道,聿至活東人。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塵。
遂令河南治,今古無儔倫。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輪。
府西三百里,候館同魚鱗。相公謂御史,勞子去自巡。
是時山水秋,光景何鮮新。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遺我行旅詩,軒軒有風神。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我來亦已幸,事賢友其仁。持竿洛水側,孤坐屢窮辰。
多才自勞苦,無用只因循。辭免期匪遠,行行及山春。

詩人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